君主立宪制的弊端,君主立宪制的意义和影响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9 05:19:42

课题九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

1.背景

(1)政治: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2)经济:19世纪以来,伴随工业革命

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2.历程

(1)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3.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宪法内容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议会

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掌握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总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①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

②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意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条件:德意志帝国建立。

(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2.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君主立宪政体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皇帝

世袭制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

宰相

由皇帝任命

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

(2)联邦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3.利弊影响

(1)积极: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弊端: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联]工业革命下的三股进步潮流:

(1)自由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运动。

(2)民族主义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

(3)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拓]法国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艰巨性、曲折性,反映的实质是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的斗争。

[辩]同样作为国家总统,美国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注]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虚,君主是实,立法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是一种不健全的代议制民主。

[拓]德国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统一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得统一后的德国具有明显的专制特征和军国主义色彩。民主为专制装饰门面,这恰恰说明,民主在这个时候正成为一股潮流。

[注]我和军队是一体,我们天生互相帮助,不管上帝的意志要给我们和平还是风暴,我们都将站在一起。

课题十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联] 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

君主立宪制的弊端,君主立宪制的意义和影响(1)

[注]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罪恶进行深刻揭露,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是一种“乌托邦”的社会主义。

[注] 民族危机激化阶级矛盾,“战争引起革命”。

[辩] 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但其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记]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

(1)经济: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爆发,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4)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

2.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主要内容: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历史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

二、巴黎公社

1.爆发原因

(1)民族危机: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投降。

(2)阶级矛盾:临时政府欲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两大阶级矛盾一时激化。

2.革命措施

(1)政治:民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国民自卫军;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2)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3.失败原因

(1)根本: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不成熟。

(2)主观: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成熟的政党领导。

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俄国十月革命

1.历史条件

(1)客观: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2)主观: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2.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了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4)武装起义: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和士兵推翻临时政府,起义取得胜利。

[拓] 工人觉醒的表现:认识到自身社会地位和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平等,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争取民主权利等政治主张和目标。

[联]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使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注] 巴黎公社的诞生是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产物。不能称其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原因在于巴黎公社未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注] 推翻的是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拓]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迅速被推翻的原因在于其继续沙皇政府的政策,将战争继续下去,同时也没有解决广大群众热切关注的面包和土地问题,从而引起广泛的不满。

3.政权建设: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3)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

1)对俄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对世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注]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注]十月革命开创了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公有制+计划经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