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张爱玲这个名字,如同《红楼梦》这部小说,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正读过的有多少人,真正能够读懂的又有多少人?
电影《第一炉香》我没有看,之前的连续剧《半生缘》看了几集,也就不了了之了。其实,张爱玲的作品更适合看原作,看字里行间不露声色的点滴。
电影《第一炉香》海报
杨绛先生曾这样评价过张爱玲,她说: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学都看不起她。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
这里不去评说这段话,这里只说张爱玲的文笔,我以为张爱玲的文笔和她性格的两极分化很有关联。一方面是骨子里的高傲,另一方面是内心的卑微,所以写出来的作品,也是极具标签化的,一般人无法模拟更别说超越了。
电影《色戒》剧照
说及张爱玲的作品,我还是想从她和胡兰成的爱情说起。从一见钟情到两厢情愿,由情深意切到渐行渐远,从委曲求全到彻底诀别。恰似她说的那样:“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透过文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真正的爱情,是全身心的投入、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这样的情绪,已然化作一粒粒字符,一段段故事,在她的作品中隐隐绰绰,此消彼长。而这所有呈现出来的意境,却是令人唏嘘的,叫人不能忽略的,更是他人难以超越的。
读张爱玲的作品 ,一览而过只能算是走过场,说不好听就是读了个寂寞。想要读懂张爱玲,就要有相当的耐力,要有一颗善于冥思的心,说白了越是细腻、越是深刻,所以心不定就别读,否则无法进入状态。
有心的读者,可以从张爱玲的字里行间发现心思缜密的她,对生活的观察有自己独到的一面,这不仅仅是眼光犀利,还有奇思妙想,加之她生活的环境和背景,以及与生俱来的对于艺术的敏感性、对文学表达的独特性,一般人真的是望尘莫及。
张爱玲小说《半生缘》改编的的电视剧
用一句浅白的话来说:读张爱玲的作品,我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声东击西”,可想心浮气躁,悟性不够的读者,怎么能真正走进张爱玲作品的本身,更别说对于角色的理解了。
张爱玲的笔下,即便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是饱满立体的,可惜上了屏幕就显得过于平面化了。不能不承认:当“珠圆玉润”化作“纸片人”一张,欣赏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的,所以我不喜欢看张爱玲作品拍出来的影视剧。
电视剧《半生缘》剧照
我以为,真正想要读懂张爱玲,就要走进她的作品,仅仅去屏幕上还有一些所谓的“传记”中去寻找去发现,那是绝对不够的,因为那都是别人心目中的张爱玲,是别人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剥皮拆骨之后,模式化了的张爱玲。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山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从小就有天才梦的张爱玲,在她的《自己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 恣的。
由此,我以为张爱玲在写的过程中,就是在和作品恋爱,她甚至不惜代价地把自己融入作品中,把所有的心力投入到创作里。源于此,才有了独树一帜,自然天成,极具感染力的诸多作品,流传于世,呈现给她的粉丝,以及那些对于文学创作充满热情的读者。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其实,张爱玲对于文学的热爱,又何尝不是呢?(图片源自网络)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