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对联典故,解缙对联一百副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9 23:30:44

这样的场景让解家对门的一位土豪十分羡慕,他虽然有钱,却总是被人嘲笑没文化,一直希望能结交一些文人墨客,好显得自家门庭“往来无白丁”。

为了能吸引些文雅人登门,他花了大价钱在门前种植了一片翠竹林,郁郁葱葱甚是喜人。这个法子果然奏效,引来了许多文人登门驻足。

土豪十分得意,便冲着解缙炫耀:“你瞧瞧,我家如今也是高朋满座,你小子要不要也来坐坐呀?”

解缙没有接话,只是回屋写下一副对联,贴在了家门口,对联上写着: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潜台词是,土豪大叔您栽种竹子只是为了装点门面,附庸风雅,我解家三代书香,藏书万卷,岂是你花些银子便能学来的?

寥寥十个字,臊得土豪满脸通红,一怒之下砍光了竹子,关门送客。

谁知第二天他再出门,却看见解缙家门前的对联又变了: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小小年纪的解缙,又往土豪脸上扇了一巴掌。

往来的行人看见这副对联和土豪门前的残竹,理解了其中含义,个个捧腹大笑,这段故事也就随之流传开来了。

解缙对联典故,解缙对联一百副(5)

故事是真是假,我们已经无从考证。

但这故事里解缙对邻居“穷追不舍”的举动,虽然充分彰显了他的才华横溢,却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他的一个弱点:

这个小朋友太争强好胜了,高智商没得说,可这情商实在堪忧。

解缙对联典故,解缙对联一百副(6)

朱元璋的“爱”,让他登高跌重

上面我们说到,解缙自幼就展现出了极突出的才华,年仅19岁就入朝做官,风头无两。

据说,解缙中举那年的科举考试期间,天降紫微星,迷信的朱元璋认为,这是老天爷要派使者来辅佐他了。

这个使者会是谁呢?当然是我们从科考中*出重围,新入职的高级公务员解缙了。

于是在这一时期,在朱元璋面前,解缙就好像戴上了美颜滤镜,不管他做什么事儿,在朱元璋眼里,他都是对的。

最夸张的时候,朱元璋曾当众对解缙说:“出于名分,你我是君臣,可出于情分,咱俩就像父子,我有啥做得不好的点,你可以直接指出,不要有其他的顾虑。”

解缙对联典故,解缙对联一百副(7)

朱元璋这话说的,有几分真诚几分客套,咱无法揣测,可年轻的解缙却是100%当真了。

此后三年里,解缙一直在朝堂上大胆谏言,帮助朱元璋针砭时弊,有好几次说话失了分寸,惊得其他大臣浑身冒冷汗。

要知道,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可是*人如麻的,仅仅胡惟庸这一个案子,牵扯进去被*的大臣就数不过来,解缙此举无异于是在刀尖上起舞,险之又险。

终于,在洪武二十四年的一次朝会上,朱元璋终于忍无可忍,又不好直接要他的命,毕竟当初是他自己给了解缙谏言的权力,*他是打自己的脸。

权衡一番之后,朱元璋将解缙扔去甘肃,做了个小官,美其名曰让他在“艰苦的地方历练十年”,实则是将他一脚踢出了最高权力中心。

就这样,解缙稀里糊涂地被贬到了荒无人烟的大西北。

这几年来,他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朝堂上进言,也都是为国家好,此番贬谪实在让他心灰意冷。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当初说好的亲如父子,“爸爸”的爱咋还说没就没了呢?

好!十年就十年,我就在这儿努力发奋,等十年后我再回京师见“爸爸”。

谁成想,刚熬到第七年,朱元璋去世,嫡皇孙朱允炆继位的消息,就传到了甘肃。

解缙瞬间来了精神,他发动一切能联系到的人脉,在朱允炆面前为自己美言,总算是把自己调回了京师,在翰林院谋了个小职,虽比不得当年,但总比在塞外住窑洞来得强。

谁知好日子没过几天,一阵来自北方的飓风呼啸而来,摧枯拉朽般击垮了朱允炆的政权。

悲催的解缙,再次来到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

解缙对联典故,解缙对联一百副(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