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张应
几年前,我从不光卖菜,也卖锅碗瓢盆、针头线脑等小家什的海关路菜市场买回来一只木盆。
当初买它,很大程度上是因它看起来挺敦厚的长相。器物多求精巧,木器却厚实些好,透过表层清漆,看得出它的材质取材于原木,纹理上看好像是杉木。还有工艺,木盆底部和腰部上的两道铁箍,一看就是手工品,给人真材实料、古朴厚道的印象,像它背后的那位手艺人。
木盆毕竟不是工艺品,不会买回来供人观赏,在我有限的生活空间里,它是生活用具。
这种木盆的用处是泡脚。有钱吃药,无钱泡脚,这是古法养生之道。前些年兴足浴,花几十块钱去洗脚房舒舒服服泡个脚。后来,许多人不去洗脚房了,担心环境不洁会染病,比如共用洗脚盆染上脚气,于是在家里如法炮制。
我的木盆跟洗脚房的一样,买回来就是用来泡脚。仅用热水泡脚效果不会太好,在热水里加些药料据说更好,比如艾叶。
木盆刚买回来那段时间,确是个有用之物,三天两头拿它泡脚。有时热水,有时热水加艾叶。木盆加艾叶,泡脚似更有养生的仪式感。
一些效果很好的事,人却不能长期坚持。木盆热水泡脚,让人舒服,对人有益,做起来却嫌麻烦。譬如,洗过淋浴,脚就不用洗了,木盆热水泡脚肯定省略。
夏秋两季,淋浴是每晚的规定动作,这就疏远了木盆,于是木盆退居卫生间一角,任其蒙尘。冬天,不再天天淋浴,又想起用木盆泡脚。接一盆水倒进木盆,打算洗洗木盆上灰尘。孰料,木盆变菜篮,水进去直接从盆底或四周漏精光。弯腰拿起木盆,欲仔细端详木盆漏水原因。一动木盆,地上便响起“丁零零”声——木盆上铁打的腰箍滑落在地砖上。
木盆失去腰箍,极易散架。发现铁箍落地,我便不再坚持提起木盆。我知道,这种手工制作的木盆,周围和底面每块木板间靠两枚竹楔子连接,盆围与盆底组合成圆台体,靠盆上两道铁箍强力约束。铁箍脱落,竹楔子牵制力有限,一旦楔子松动,木板便各奔东西,木盆将还原成一堆形状各异的凌乱木板,不再是盆。
漏不漏水,不再重要,先得保住木盆形象。保持木盆不散架关键靠铁箍,在铁的强制力量管束下,那些情状各异的木头才会听话,须让脱落的腰箍归位,从地上回到木盆腰身。
双手抬起铁箍,将它往木盆腰身上移动。木盆立围却挂不住铁箍,一松手铁箍便落地。
木盆漏水,铁箍脱落,是因木板里水分失去。木材体内水分散尽,做成木盆才不开裂漏水,这只木盆裂缝,应是它成品之前木材没干透。经历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干燥的秋天,木头里水分散失殆尽,木头体型就会慢慢瘦削苗条,木板与木板之间便会开缝裂隙。
缺啥补啥,木头因缺乏水分而导致形体收缩,就给它补充水分,让它们发胖,胖到木板与木板间缝隙挤紧,胖到盆围撑住铁箍。但这看似简单的门道,做起来却不易,木头里一点点耗尽的水,也得一点点补充进去。先得将铁箍在木盆腰身上固定住,使其保持盆形,再将木盆裂缝堵住,让水留在盆里。盆装水,水润盆,盆底和盆围所有木板从盆里吸收水分,让水分充实木头,最终挤平缝隙。
固定铁箍需在铁箍上绕几根布条,使其内径稍微缩小,从而在盆围上挂住。堵木板间缝隙也不难。邻家房子装修,过去找工人师傅要来一点腻子泥,用小勺子舀泥一点点布进木盆裂缝。该补的地方都补了,再用脸盆接水倒入木盆,水果然存下来了。然而邻家装修师傅说,刮墙腻子补不了木盆,用桐油调制的灰泥才能补漏。可哪里去找桐油呢?再说,我很不喜欢桐油的冲人气味,就算有,我也不想碰它。
一天过去,木盆里水未见减少。两天过去,三天过去,一个礼拜过去,盆里水还是没减少。
木盆活了,恢复了它的使用功能。晚上用木盆泡脚,过后继续给木盆装满水,浸泡木盆,让木头体内水分回到从前的程度。我相信,时间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再难的问题只要时间在,都能解决。
木盆重新履职之后,忽然发现一个小秘密。这只小木盆竟是一个五行生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内部,五种物质和谐运行,保持这个世界的稳定。木缺水,因为火的作用。火在木盆里未显真身,它的化身是炎热,是干燥。木盆成形靠铁的作用,没有铁箍,木盆将四散。金克木,木臣服于金。堵漏的腻子是土的化身,而土,又是木之母,木由土出。
就这么个小小的木盆,也是需要多方面元素匹配,并各有其用,方才可以制成,而且还得保持各种力量的均衡和谐,何况木盆之外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