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怎么画真实,冰箱怎么画简单图片大全

首页 > 家居 > 作者:YD1662022-12-01 22:23:51

编辑导语:很多时候职场人在经历面试时,面试官除了问一些基本问题以外,经常还会出一些逻辑题让你回答,这时候就要思考这个题目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再进行回答;本文作者分享了一个逻辑题并进行解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冰箱怎么画真实,冰箱怎么画简单图片大全(1)

面试时,经常有一些看似搞笑的逻辑题,比如经典的“把大象放冰箱,你要几个步骤?”;不要急着吐槽,这个问题和“我炒股亏了100万”一样,是个考察沟通能力的正经题目,不好好回答是会被Pass掉的。

为什么是正经问题?因为这是典型的职场沟通场景:看似需求清晰,实则指向不明。

看似清晰是因为这个需求是有主谓宾的:

似乎已经全了,可实际上需求很模糊。大象不是个普通物件,怎么就放冰箱了呢?为啥要放冰箱了呢?统统不知道,这时候要梳理需求才行;梳理的最好办法,是做一个完型填空,给名字加上形容词。

当然,在面试现场,是不宜直接反问回去的,直接反问,很有可能惹来面试官的非议:“这是我在问你!”或者:“思考也太不仔细了!”

所以最好是把上边三个方面的因素,画成思维导图;每一条下边再举些例子,类似下图的效果:

冰箱怎么画真实,冰箱怎么画简单图片大全(2)

这样,既能显得逻辑性好,又能显得自己考虑得很细致,一举两得;在面试现场,用一张白纸一支笔就可以开干了,效果会比从嘴里blabla干说,好10倍。

实际上,职场中大部分问题都需要深入沟通,不要说“建立用户画像”“建立预测模型”这种很复杂的工作,就连“打印一下这个ppt”这样的简单工作也是如此。

至少也得确认下“单面双面、一页几张、打印几份”;只不过,沟通方式不一定是硬邦邦地直接问上去,像打印这种简单的工作,依照惯例口头汇报一下:“我按参会人头,人手一份,一页2张打双面哈”就够了。

像建立模型,开展项目这种复杂的工作,就得一板一眼地梳理情况,列具体需求,写工作计划,马虎不得。

因为很有可能我们梳理到最后,发现最初的目标跟“大象放冰箱”没有一毛钱关系;所谓“大象放冰箱”只是思考过程中,随机想到的一个点子,不是目的本身。

比如:

需求V1版:我想把大象装冰箱,从泰国运到杭州,我怕我们这里太热,热到大象了。

方案1:出发点不符合事实。杭州当地气温比泰国低。

需求V2版:我想把大象装冰箱,从泰国运到杭州,我怕用闷罐车太热了,热到大象了。

方案2:出发点成立,但路上可以用专用车辆,没必要装冰箱。

需求V3版:我联系过专用车辆,太贵了,装冰箱是不是便宜点?

方案3:那先告诉我们,你能出多少费用,我们基于费用考虑方案。

需求V4版:我可以出的运输费是XXXX元,看看能怎么把大象运到国内且不出问题。

方案4:常用的运输方案有三种,分别是……选一个吧。

经过从V1版到V4版的认真梳理,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把大象放冰箱”的问题,而是如何低成本运输大象的问题;不了解原因,不抓真实需求,只是停留于口头上的要求,就很容易搞出来南辕北辙的事情。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侯宝林大师的经典相声《买猴》,正是此道。

很多同学会问:面试问这种奇葩问题,真实工作中不会遇到吧?实际上,真实工作中类似场景多!得!很!

就拿数据分析工作举例,经常见到领导布置:

是不是跟“把大象放冰箱”是一个句式。

经验在2年内的新人同学们经常踩这个坑。叫我做,我便做!然而怎么做呢?于是有各种流派:

有时候你好心提醒他一句:“这种需求完全没法做,能不能先搞清楚情况”。

这些新人还一脸坚毅地:领导的需求很清楚了!就是把大象放冰箱!就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不管是玩具象还是8吨的非洲象,不管是冻饮料的小冰箱,还是大货柜,都能把大象放进冰箱吗?用python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用算法模型不可以吗?

换成这种句式,你会感觉很搞笑,会觉得这种做法很幼稚。

可是:

这就是无数新人在纠结的问题哈,没有本质区别。

经验在2年-5年内的老鸟们,又有不同。这时候进步快的已经学会了沟通。至少会问一句:“我们说的是活的大象?”沟通能力再强一点的,会主动给领导做选项了,类似上文思维导图的效果。

当然,照样有进步慢的,甚至原地踏步的。于是有了以下流派:

很多同学喜欢听:底层思维、核心逻辑。

其实像这种细致考虑情况,遇事先搞清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真正有用的底层思维;而且它没有那些高大上的词语,没有新颖的概念,只要多练习练习就能掌握。

而现实中,或者:

很多同学在沟通的时候会吃闭门羹,从而导致心理阴影,从而引发上边吐槽的种种沟通问题。

其实,越是艰难环境,越要想办法克服,而不是回避沟通,单纯把责任推给“傻逼领导”“傻逼公司”;就算我们想离开“傻逼公司”,靠的也是让下一家更好的企业认可我们的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听到我们的操爹骂娘声。

所以即使为了自己的前途,也要努力锻炼沟通能力。

别人冷漠、不动脑子、不负责任是他们的事,我们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就好。与大家共勉。

#专栏作家#

接地气的陈老师,*接地气学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咨询顾问,在互联网,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个行业有丰富数据相关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