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窗户防水做法图集,外墙窗口防水做法图片

首页 > 家居 > 作者:YD1662022-12-09 03:28:22

导致外墙发生渗漏的原因

影响外墙防水性能的环境因素比较多,如温湿度差、墙体变形、紫外线辐射、风荷载、冻融循环等。但造成外墙渗水的主要因素还是来自于降水。

外墙发生渗漏的三要素包括:水源、渗漏通道和作用力。前两个要素比较好理解,第三要素“作用力”构成稍显复杂,还可以具体细分为:重力作用、毛细吸水、水分子表面张力、渗漏通道两侧气压差和风压作用。

1. 重力作用

有研究表明,0.3㎜以上的接缝或缝隙中,重力作用下水分可以透过。所以对于重力作用下导致的渗漏水,首先应考虑通过一定的坡度并仍利用重力作用排出。对于那些墙体上的斜面或水平面,适当的坡度设计是防水的关键。

2. 毛细吸水现象

产生毛细渗透的缝隙或空隙尺寸,一般为0.02~0.5mm。这个缝隙尺寸,在建筑外墙材料中是广泛存在的。

这些毛细管遇水后只要彼此有附着力(即可以润湿毛细管壁),水就会沿着毛细管上升,直至水的质量超过它的表面张力时才停止上升。毛细管越细,上升水的质量越不易超过表面张力,因而水位升的越高,物体就越容易透水。

3. 室内外气压差

笔者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实验,有人用2万个大气压的强大压力压缩钢筒中的油,最后发现油可以透过钢筒壁渗出,这说明钢的分子间有可以让油分子通过的孔隙。

同样的道理,在围护结构气密性较好的建筑中,施工过程中形成孔隙是难以避免的。大多数的时间内,室内外的气压是不一致的。压差达到一定数值,就会导致水蒸气从气压高的一侧向气压低的一侧移动。

表现的程度轻一些的,会形成结露;程度严重一些的,就会形成渗漏水渍。

4. 风荷载作用

一般来说,风荷载与降水协同才会产生渗漏,这跟重力作用的情况类似。在0.3mm以上的接缝或缝隙中,风荷载会成为造成渗漏的主要因素。

重力作用为主导因素造成的外墙渗漏,水流动的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如果风荷载成为主要驱动力时,水的运动方向就没有明显的迹象可循了。

我们都知道,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承受的风荷载也加大了降水对墙体的渗透力。根据有关实验资料显示,当八级风时,墙面降水量是地面降水量的三倍(实验墙体的高度10m)。

外墙窗户防水做法图集,外墙窗口防水做法图片(5)

【风荷载流经建筑物立面是的风压分布系数/图源:见注1.】

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何高层建筑普遍存在外墙渗漏水的问题,尤其高层部位的东面和南面山墙。

外墙窗户防水做法图集,外墙窗口防水做法图片(6)

常见防水材料为何不太防水?

根据上面的分析以及我们的生活常识,墙面防水最佳方法就是将水快速排走。

从建筑构造上看,外墙主断面的方向一般都与重力方向一致,所以外墙表面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是可以迅速排走的。

所以虽然同样有防水方面的要求,外墙防水的建筑构造标准与地下工程或屋面工程相比就简单得多,甚至目前都没有专项设计构造标准。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一旦墙体倾斜,就将极大增加外墙表面暴露在雨水中渗漏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将角度从垂直调整到偏离5°的倾斜角度,即便在缓和风速条件下(5m/s),雨水量也将增加近4倍【2】。因此当墙体水平或倾斜时,对其防水设计的标准,最好以屋面的防水构造为参照。

外墙防水设计遵循的路径,通常可以概括为三类:导水、排水和防水。导水和排水需要一定的特定条件,所以我们通常选用的就是“防水”这一路径。

从防水技术角度讲,依照采用的材料不同,可以将防水材料分为柔性和刚性防水两大类。但对于绝大多数以涂料作为立面材料的住宅建筑外墙来说,柔性防水材料基本没有应用的空间。所以目前建筑外墙的主流用材还是刚性的防水材料。

刚性防水材料主要是普通砂浆或掺有外加剂的防水砂浆。它们通过自身的密实性以及某些构造措施,如坡度、伸缩缝等来达到建筑物的防水目的。

普通防水砂浆,通常采用五层施工法,即三层净浆两层砂浆,交替施工。原理是利用不同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相互抹压密实,充分切断各层间的毛细孔网,以达到防水目的。

普通防水砂浆防水性能的控制要素有两个:一个是配合比,另一个是施工方法。必须严格掌握防水层各层次的配合比,必须严控施工工艺。这两个“必须”,笔者的体会是,都很难做到,所以这种普通防水砂浆的做法可操作性不大。

那么另一大类就是掺加防水剂的防水砂浆,这个应用的比较普遍。本文开头提到的群讨论时,就有网友都提到了这个做法。

防水剂主要类型,包括有机质系防水剂、无机质系防水剂和混合系防水剂。笔者在工程上接触过的,主要是掺加聚合物的防水砂浆。

聚合物防水砂浆,是由水泥、砂和一定量的橡胶乳或树脂乳液以适量的助剂(如稳定剂、消泡剂等)经搅拌混合配制而成的。它具有较好的防水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

掺入聚合物达到防水目的的原理是:砂浆中掺入各种乳胶,可以有效的封闭材料中的连通孔隙,从而大大改善材料的抗渗透性,有效地降低了吸水率。

聚合物防水砂浆的防水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合物本身的特性及其在砂浆中的掺入量。掺入量低,砂浆性能难以满足要求;掺入量高,则粘结性及干缩均向劣化方向发展,适得其反。【3】

聚合物防水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既有水泥的水化反应,又有聚合物乳液的脱水固化过程。因此,在聚合物防水砂浆完工后初期,采用不洒水的自然养护。时间根据聚合物乳液的掺量、环境湿度确定,一般在48h左右,硬化后再采用干湿交替养护的方法。

这个过程恰好是个工程难点,在施工现场,往往做不到这样的养护标准。结果就是掺了防水剂,“好像也不怎么防水”。

在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和《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防治手册》中,都提到了一种在粉刷层掺入聚丙烯或耐碱玻纤维的抗裂做法。

笔者在工程中曾经应用过掺入抗裂纤维的做法。但结果却难以评判。因为样本数量不足,提供不出量化比选的结论。

外墙窗户防水做法图集,外墙窗口防水做法图片(7)

外保温系统让外墙渗漏雪上加霜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标准日益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构造也趋于系统化、多层次化。

这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外保温系统施工中,保温系统与墙体基层大量的固定点,都可能会成为渗水通道,给外墙防水带来渗水隐患。

例如外保温防护层开裂,大量雨水会进入到外保温系统内部。由于保温系统的包裹作用,水分很难以液态的方式通过重力自动排出,往往会通过渗水通道进入室内。

笔者在处理这类外墙渗漏水时发现,室内看到的渗漏点,对应室外部位可能是在它处,这给维修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困难。

那对于外墙外保温墙体,防水层的设置就无据可循吗?

也不能这样说。我们以工程上占比较大的涂料饰面墙体为例,《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中建议:“防水层可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普通防水砂浆。保温层的抗裂砂浆层如达到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性能指标要求,可兼作防水防护层。设在保温层和涂料饰面之间(见下图),乳液聚合物防水砂浆厚度不应小于 5mm,干粉聚合物防水砂浆厚度不应小于 3mm。”

外墙窗户防水做法图集,外墙窗口防水做法图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