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用什么香炉最好,家里用的香炉大点好还是小点好

首页 > 家居 > 作者:YD1662023-04-14 07:08:12

人们在翻读佛经典籍时,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甚至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不少是用莲子串成的。

莲花,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我国文人雅士也十分看重莲花,与梅、兰、竹、菊等相比,莲花具有更为丰富、更加复杂的文化内涵。莲花在生殖崇拜、儒家实用功利、佛教佛性与修行、理学人格修养等四个方面内容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古诗十九首》中有诗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南朝乐府民歌》云:“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些诗歌的意境高远,反映了现实生活,令人回味无穷。人们可以看到荷花的芳容,领略到“红衣翠扇映清波”的美景。

陶器莲花香炉,可见它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厚,在北宋瓷器的一统天下之中,这尊陶器莲花香炉,可谓独领风*。

香炉,是古代一种鼎炉形器物,旧时庙堂里的香炉大多为铜、铁铸成,有些器型较小的香炉是用玉、石、陶、瓷、木、铜等制成,置于几案,实用、观赏两相宜。有盖之香炉,可内置香料,点燃后,香雾烟气自盖孔中袅袅升腾弥漫,时聚时散,给人以无限之遐想。

此件明代大型漆器香炉高157cm,炉身直径60cm,由底足连托泥、腹部炉身和头部龙马炉盖三部分组成。整体造型仿商周青铜鼎,炉身仿三足圆鼎,炉脚则仿四足方鼎,把圆鼎之柔和与方鼎之刚

劲融为一体。炉盖上的龙马为龙头马身带飞翼,炉之腹足相连处为神龟,炉足为象鼻。综观整个宝炉,外形简练,制式大气,简约而不简单、古拙而不粗陋、空灵而不空洞。浮雕神龟脸面为泥金工艺,细部刻画精致古朴,瑞兽动态传神,炉盖上那昂首长啸、蓄势待发的龙马,充满力度和动感。灵性之气充溢全炉,尤其是炉身的外表黑漆、朱砂衬底描金,漆面光洁如新,髹漆技艺非常讲究,色彩沉着莹润,包浆厚泽。

在家用什么香炉最好,家里用的香炉大点好还是小点好(9)

炉盖上踏在水波纹之中的龙马背部以点线构成奇特图案和炉腰部的神龟,正是《周易·系辞》所说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寓意。孔颖达疏引,《尚书中侯·握河记》称“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尚书·洪范》:“天乃赐禹,洪范九畴”——传说三皇之一的伏羲就是依据孟河中跃出的龙马背部的图形画出了八卦,而禹根据龟背上的“文”成就了“九类常道”进而造福于黎民。落地漆器香炉是明代庙宇、宗祠、殿堂置于室内的重要礼器,当重大祭祀活动举行时,它庄重地矗立在显赫位置,缕缕青烟从炉盖上的龙马高昂头部张开的嘴中徐徐吐出,烟气祥雾缭绕空中,神秘而又庄严……物换星移几度秋,沧桑巨变万木春,明代的庙堂各地或许尚存一二,但旧时庙堂里诸如漆器香炉这样的大型礼器已所存无几了。

宋代山西介休窑香炉造型别致,施釉均匀,白中泛黄,色泽莹润,釉面带有密密麻麻的细小开片,做工精美,格调高雅,是我国古代香炉发展中比较少见的。过去,有人将此炉视为灯具,但陕西耀州窑博物馆将其作为香炉展出。还有人认为这尊香炉可看到唐五代时期,但我觉得在断代时还需留有余地,毕竟介休窑烧造高峰期在宋代。

这尊香炉高10.5厘米,面上直径11厘米,香炉的口沿为厚唇,自然下垂,形成小坡度,厚唇宽度为3厘米,看上去十分自然和谐。炉心为圆形状,深约6厘米,内里露胎,清晰地留下了当时工匠手工拉坯的痕迹。底座呈喇叭口敞开,不施釉,露出灰白色的胎骨,足底还遗留三只烧制时所用的支钉。整个器物分成三层,由小及大,十分规整。香炉器物虽不大,却符合宋人“小器大做”的原则。看上去大气高贵,古意盎然,拿在手中把玩,赏心悦目。

在家用什么香炉最好,家里用的香炉大点好还是小点好(10)

这尊香炉的外形的确很像新石器时代或先秦时期的陶豆器具,也与商周时代的青铜豆相似,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它与陶豆、青铜器皿有一定的关系。

陶豆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高圈足、浅钵形、喇叭形、镂空形等,这是马家浜文化的特色。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为环太湖流域母系时期的典型文化。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在“礼”字的组成中,“豆”也是主角,这充分说明豆器在先民心中的分量之重了。根据考证,陶豆主要用来盛放“菜”。在古代陶钵才是个人使用的餐具,与现代饭碗器具相似。陶豆的形状浅而小,不同于盛“饭”的钵,它只能盛放少量“副食”,很可能就是瓷盘的前身。主副食有所区别,这是稻作农耕社会派生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传统特点之一。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古人的聪明才智可见一斑。

我在撰写《寻访中华名窑》一书时,曾到介休窑考察,它位于晋中洪山镇,1957年搞农田水利时被偶然发现。专家认为介休窑的白瓷烧制水平、烧造规模、历史影响略逊于定窑,但它烧造的器物白度较高,经科学测试为78.3℃,胎质细腻,透亮坚硬,敲击声音清脆,烧造温度应在1300℃左右,几乎可与现代白瓷媲美。具有“小家碧玉”的风范。

碗、盘和盏等器物的装烧方法多采用支钉垫烧,在器物的圈足上一般都垫有3个小支钉,支烧时钉尖朝下,依次叠放,烧成出窑后,碗、盘和盏等器物的内侧会留下3个细小的支烧痕迹,这种支烧方法为介休窑所独有,也是我将这尊香炉看为介休窑香炉的原因所在。 [6]

青花海水纹香炉,明永乐,高55.5cm,口径37.3cm,足距38cm。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

在家用什么香炉最好,家里用的香炉大点好还是小点好(11)

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

明永乐、宣德时期瓷器上的海水纹通常有起伏相叠的波浪及涌起的浪花,其装饰性比元代大大加强。

文化

中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 [7] 中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求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

在家用什么香炉最好,家里用的香炉大点好还是小点好(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