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病从口入”的观念深入人心开始,很多人就开启了“素食”模式。
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突然兴起的饮食模式,对于素食,也是古已有之。
不论是出于宗教因素、健康因素或是环保考虑等原因,目前,素食早已成为一种饮食习惯,也是一种饮食文化。
你是哪种“素食者”
根据膳食限制的程度不同,素食也会有很大差异,分为严格素食、蛋奶素、鱼素等。
严格素食:是完全不吃动物性食物及其产品的饮食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肉、禽、鱼、蛋、奶及其他乳制品。
蛋奶素:是在素食的基础上仍进食蛋奶类及其相关产品的饮食方式;
鱼素:即指不吃红肉,但进食海鲜(以鱼类为主)的饮食方式。
素食能带来什么好处
吃素食确实有一些特别的好处。
有研究认为,素食与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风险较低有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是因为,对于膳食均衡的素食者来说,其饮食多具有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高膳食纤维的饮食特点,对健康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尤其是素食膳食中无动物油脂、胆固醇含量较低,而其富含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胆汁中胆固醇的排出,能降低脂肪、胆固醇的吸收率,具有改善血脂紊乱的作用。
此外,高膳食纤维还可延缓小肠消化和吸收糖分的过程,减慢血糖上升速度,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素食有什么危害?
俗话说,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
素食虽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对于严格素食者来说,如果不注重营养搭配,反而会危害健康。
从中医角度看,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表达了均衡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而素食者舍弃了“五畜”等食物,营养素是有所欠缺的。
从食物性味上讲,荤食相对以中性、温性居多,素食则相对以中性、凉性的居多。
普通人荤素均衡,不太容易出现寒热的问题,素食者则可能因为常吃蔬果导致寒凉过盛、阳气不足而引发脾胃问题。
医家有云:“十胃久寒”,意思是说,十个生胃肠病的人就有九个是脾胃虚寒的,体质本身就虚的人再经常吃素食,会让脾胃变得更脆弱。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看,对于我们的机体来说,大部分优质蛋白往往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单纯靠豆类食物很难充足获取。
而对于铁、锌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12,则更是很难完全从植物性食物中获取。
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身体的营养缺乏、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导致失眠、健忘、骨质疏松、食欲差、易疲倦、伤口愈合慢等问题。
而长期严格素食,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和青少年危害会更大。
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素食
素食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以下人群不适合素食:
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如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营养需求增加的孕妇、哺乳期女性等。
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差的人群。
对老年人也不主张完全吃素。
哪些人更适合将素食作为一种饮食习惯呢?
对患有慢性代谢病如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的人群,素食是一种可选择的饮食模式。
坚持素食,要注意这几点
注意补铁
当人体缺乏微量元素铁时,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出现皮肤苍白无力、易疲倦、头晕眼花、口角潮红生疱,舌乳头萎缩等症。
因此素食者日常生活中要适当多摄入海苔、黑豆、南瓜子等含铁量高的食物来补充铁。
注意补锌
植物性食物含锌量相对较低,加上植酸、草酸的影响,会抑制肠道对锌的吸收。当人体缺锌时,可出现味觉下降、厌食、偏食甚至异食。
素食者需要多食用花菜、卷心菜、苹果、香蕉、柠檬等富含锌且低草酸、植酸的食物。
多吃豆类
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它们特性不同,营养价值也有差异。
相对而言,动物蛋白的消化吸收率更高,能更好地满足营养需求。
如果是素食者,最好通过摄入不同豆类及豆制品、核桃、瓜子、小麦胚芽等多种食物种类来更全面地补充蛋白质。
多吃叶菜
绿叶蔬菜是钙的中等来源,但部分蔬菜中富含草酸,食用过多容易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不仅会使人体内缺钙还容易导致结石病。
因此,素食者在食用草酸多的食物时,建议焯水后烹饪食用。
另外,素食者还需加强钙的补充,尤其是40岁之后,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服用钙质补充剂。
适量选用发酵豆制品
植物性食物基本不含维生素B12,但是在发酵豆制品中,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可合成少量维生素B12,所以素食者可吃一些发酵豆制品。
这类常见的食品含有腐乳、豆豉、臭豆腐、酸豆浆(豆汁)、豆瓣酱、酱油等。
不过,增加发酵豆制品摄入的同时,应注意降低盐的摄取。
花式吃油
许多人对“油”唯恐避之不及,认为油类都是高热量、有害健康的。
尤其是很多素食者喜欢吃生吃蔬菜,或者采用水煮的方式烹饪,但这类烹饪方式容易导致素食者脂肪摄入不足。
其实,在适度的情况下,油类在膳食中是必须的,许多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60%以上,还含有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25~30克。
此外,相比于正常饮食人群(荤素搭配),食素者更需要补充油脂和脂溶性营养素,一般来说,坚果是素食者很好的选择。
本文综合整理自:成都商报四川名医、BTV我是大医生官微、健康中国、中国中医药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