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症严重程度,横纹肌溶解症恢复期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1 17:32:22

横纹肌溶解症严重程度,横纹肌溶解症恢复期(1)

图片来源 | 全景视觉

恶性高热(MH)横纹肌溶解症(RM)都可能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的现象,两者看似相同,实则却有很大的不同。一旦出现类似表现,我们要迅速辨别,进行不同的临床处理。

01

定 义

恶性高热(MH)

MH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要遗传方式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应用挥发性吸人麻醉药,如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和(或)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药琥珀酰胆碱之后。

横纹肌溶解症(RM)

RM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横纹肌细胞损伤、细胞膜完整性受损、细胞内容物漏出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目前已发现的RM病因超过200种,包括直接肌肉损伤、运动、电解质异常、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02

流行病学

恶性高热(MH)

全身麻醉下MH的发病率儿童高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合并先天性疾病如特发性脊柱侧弯、斜视、上睑下垂、脐疝、腹股沟疝等的患者。MH的病死率在发达国家已控制在10%以下,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高达73.5%。

横纹肌溶解症(RM)

RM的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尚未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根据多个研究数据整合,RM的死亡率8%~18%;合并肾损伤时可增加死亡率,而在重症监护室的RM患者在合并肾损伤时死亡率可增加到59%。

03

发病机制

恶性高热(MH)

骨骼肌细胞的钙离子调节障碍导致的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异常升高,引起骨骼肌强直收缩、产热增加等高代谢表现,进而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MH患者的骨骼肌细胞内的肌浆网膜存在先天缺陷,平常无异常表现,在诱发药物的作用下可出现骨骼肌强直收缩,从而出现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症(RM)

细胞膜被直接破坏以及能量耗竭可引起细胞内钙超载。

长时间细胞内钙超载可导致肌原纤维持续收缩,进一步消耗ATP;此外,还可破坏细胞内电解质平衡,激活血管活性分子和磷脂酶A2(PLA2)蛋白酶,导致肌纤维、细胞骨架和膜蛋白的分解及游离氧自由基的增加,氧化应激反应增强。

同时,活化的中性粒细胞通过进一步激活蛋白酶和释放自由基放大损伤,最终导致持续的肌溶解反应。

在细胞破坏的情况下,细胞内大量内容物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

04

临床表现

恶性高热(MH)

可分为爆发型、咬肌痉挛型、延迟发作型、单纯横纹肌溶解型。

其中爆发型MH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其他类型MH可因诱发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而转变为爆发型MH

表现为:(1)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持续升高(即便过度通气);(2)躯干或全身肌肉僵硬咬肌痉挛或牙关紧闭;(3)心动过速/呼吸急促;(4)混合性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MH有时不伴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5)体温升高(可能是早期,也可能是晚期体征);(6)肌红蛋白尿。

在发病24〜36 h内,上述症状可能再次发作。

横纹肌溶解症(RM)

RM临床表现差异大

轻症RM无肌肉症状,仅表现为血清中细胞内容物含量增加。

部分严重RM可出现典型三联征,肌肉疼痛、乏力及深色尿。

但临床数据显示,超过50%的RM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烧、腹痛、恶心、呕吐等。

实验室检查中,肌酸磷酸激酶(CK)增高,肌红蛋尿, 伴有醛缩酶、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的升高。

其中CK一般在肌肉损伤后的12小时内开始升高,1~3天时达高峰值,在3~5天开始呈下降趋势。

05

诊 断

恶性高热(MH)

临床评分量表(clinical grading scale,CGS)(表 1,2)

CGS是目前最常用的MH临床诊断标准。

横纹肌溶解症严重程度,横纹肌溶解症恢复期(2)

表1 MH的CGS评分标准

横纹肌溶解症严重程度,横纹肌溶解症恢复期(3)

表2 MH的CGS评分结果与发生MH可能性

咖啡因-氟烷骨骼肌收缩试验

仍为MH目前的标准诊断方法。

基因检测

尚不能直接确诊MH,但可对确诊或MH疑似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热点区的检测,同时检测其直系亲属。

横纹肌溶解症(RM)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诊断RM的主要标准是CK升高,但不同研究的诊断阈值尚不统一。

06

并发症

横纹肌溶解症(RM)

早期并发症(发病最初的24~48小时)

电解质紊乱(低钙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晚期并发症(24~48小时后)

急性肾损伤(AKI)、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逆性肝功能障碍、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转移性钙化等。

07

治 疗

恶性高热(MH)

即刻抢救措施

立即求助、终止使用吸人麻醉药并停止应用琥珀酰胆碱等,尽快经大孔径静脉血管通路注射丹曲林钠。

注意更换钠石灰和呼吸管路, 并用高流量氧进行过度通气。

尽快结束手术,如不能短时间内结束手术,改为不诱发MH的药物维持麻醉。

对症处理

降温,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持续监测呼气末C0 2分 压 、分钟通气量、电解质、血气、CK、核心体温、尿量和颜色、凝血功能等,监测尿量。

如条件允许,相关专科评估后可积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恢复期处理

发病24~48h内应加强监测,防止复发,体征消失后持续监测24h。

当代谢状况稳定24h、核心体温低于38℃、CK持续降低、无肌红蛋白尿、无肌肉僵硬时考虑停用丹曲林钠或增加给药间隔时间至8~12h。

横纹肌溶解症(RM)

尚无统一管理的治疗指南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RM应首先去除病因(停止引起肌肉损伤的药物、控制感染、降温),并全面考虑并发症,重点防治AKI(液体复苏,纠正电解质紊乱,碱化尿液。应用甘露醇,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

『梧桐医学』是由麻醉学(包含疼痛方向)本科、硕士、博士、博后以及刚工作的年轻医生组建的学习型团队,如果你也蠢蠢欲动,想成为一个乐于学习分享的人,那就加入我们吧,专业内容写作指南以及优秀的师兄师姐等你来聊。

内容 | 黄琋玟

编辑 | 黄琋玟

转 载 声 明

原创不易,感谢分享与转载!本篇内容版权归梧桐医学所有,如需转载(开白名单)或领取参考文献原文请联系平台管家Doctor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