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的功效与副作用,防风副作用是什么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2 00:19:10

防风通圣方出自于金代名医刘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刘完素河北河间人,后人尊称刘河间。当时热病多发,常用寒凉药为主治疗,在积累大量经验后,他创立了“寒凉学说”,后人称他和他的学生为“寒凉派”,与同时代的李东垣(补土派)、朱丹溪(滋阴派)、张子和(攻下派)并称“金元四大家”。防风通圣散就是刘河间先生创立的一个著名方剂一直沿用至今。防风通圣可以表里双解,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

如《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说的是冬季风寒外袭,蓄积体内,日久化热。春回大地,由寒转暖,春阳上升,极易上火,表现为小便发黄、便秘、头晕、舌苔黄。春多风邪,气候变化较大,内火引发外感,易患感冒、肺炎、流脑以及荨麻疹等皮肤疾病。故人们多在冬去春来阳气初升之时服用该药,发表清里以散寒冬蓄积之毒素,预防百病的发生。民间更有“有病没病防风通圣”的说法。有的人会在四时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 秋、秋分、立冬、冬至)吃,还有24节气都吃的,说吃了以后全身舒畅很少得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处方由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等组成。方中以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疏风解表,使风邪从汗而解;以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使里热积滞从大便而解;配滑石、栀子清湿利尿,引邪热从小便排出;用黄芩、石膏、连翘、桔梗清泻肺胃积热.加入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各药配合发挥发汗解表、清热除湿、攻下除滞、养血和血的作用。适用于由外感风邪、表里俱实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苦、鼻塞、咽喉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以及皮肤疮疡湿疹等症。对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所致的各种病症。全方药性大多是寒凉的,少数温热的药物(麻黄、白术、当归、川芎)以防太寒伤阳,总体以清热为主。

很多人在节气吃防风通圣是因为节气都是自然界阴阳转换时机。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必须要顺应外界的阴阳变化,才是正常状态。如果我们生活不规律,或熬夜或生气或劳累或饮食不节,把体内阴阳搞乱了,就跟不上自然界阴阳变化。在节气前后,有些人往往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些症状,治也治不好,过几天自然恢复,这叫“节令病”。有实热症的人,症见壮热烦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胸痛痰黄、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滑实等在节气时吃防风通圣丸,可以预防节令病。清代名医王旭高度评价此方:“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日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防风通圣丸当然是有效的,否则要不会流传了一千年。临床用于头痛、肺炎、气管炎、过敏性紫癜、菌痢、热淋、肠痈、乳腺炎、脂肪肝、老年便秘等符合上述证型疾病的治疗。针对这次疫情,当患者出现热症时,防风通圣也出现在推荐中成药之列。

此次疫情不同寻常,为出自南方潮湿雾露之地的“湿浊疠气”,湿毒缠绵狡猾,导致病理机制非常复杂。特别到了北方,气候寒燥,屋内外温差大,北方和南方患者会有不同表现。北方患者很多出现“湿浊疠气”与热相合,湿热犯及机体,传变趋于热化的现象,可见在上焦肺气郁闭,痰涎胸满;在中焦阳明火毒,腑实不通;在下焦湿热,小便色黄的热症表现。重症多表现为湿热毒邪内蕴,上中下三焦不通,上焦不通而喘促,中焦不通则纳食不进,下焦不通为大小便闭。此时不仅有解毒疏风、通便泻火、清热解毒的功能,还有有调和营卫、气血的效果,汗、下、清三法并用,上下分清,表里同治的防风通圣正好发挥作用。

然而防风通圣毕竟是寒药为主,不适合阴性体质和寒性病人,身体虚弱的人也要慎用本药,孕妇禁用。本品攻下力较强,不宜久服,以免损伤中气,体弱便溏者慎用。应用本品治疗期间,饮食易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品。另外它成分较为复杂,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防风通圣丸和牛黄解毒片联用曾经出现中毒I例1的报道。因此,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也要谨慎。

特别提示本品含有麻黄。麻黄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是交感神经兴奋剂,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2。如与肾上腺素类并用,可出现高血压危象;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并用,单胺类物质含量升高。麻黄碱能拮抗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类、氯丙嗪等中枢抑制作用,增加排尿困难等副作用。麻黄与氨茶碱均为平喘药,临床曾有并用,但疗效不如单独应用氨茶碱,且副作用如头痛、头昏、心律失常等发生率明显增高。

此外麻黄碱不宜与降压药合用,因其可以直接对抗降压药作用;麻黄碱不宜与强心药如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子甙K等并用,因为麻黄碱能兴奋心肌,而致心率加快,心力衰竭。

可见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刘菊香,防风通圣丸和牛黄解毒片联用中毒1例[J].宁夏医学杂志,2000,22(4):226.

2、刘德沛,中西药的相互作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3,10(10):73.

《本草中国》特约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高燕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