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这个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话题
止痛药为什么能止痛?
创伤(包括手术)导致的疼痛,是因为细胞外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刺激伤口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同时伤口局部的前列腺素又增强了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致痛作用(放大疼痛感受信号作用)。
因此,常见的止痛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钾、塞来昔布等就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局部止痛作用的。
当然,止痛药有很多种。根据疼痛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止痛药:
①神经源性的疼痛需要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治疗。
②严重的癌性疼痛需要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治疗。
③心因性的疼痛需要某些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的治疗。
④最常见的创伤性(跌打损伤,手术切口等等)的疼痛,一般选择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治疗。
止疼药的剂量和体重有关吗?
不同性质的疼痛,治疗很复杂。药物的止痛效果确实和用药剂量有关。
因为体重越大,药物吸收分布到全身各处也越多。相同的止痛药量,体重越大分布到特定止痛部位的浓度/药量就越低,所以用药剂量要参考体重。
比如用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疼痛(术后疼痛),一般会要求首次服用2片(200mg/片),目的是迅速达到较高浓度,实现快速止痛。然后根据需要可以每天2次,每次1片(200mg)。
如果体重低,或者疼痛程度轻,也可以选择每天2次,每次半片(100mg)。再比如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商品名扶他林),成人一般每天3次,每次1-2片(25-50mg),但是儿童(体重小)的用量是按照体重来计算的:一般每天的总量为0.5-2mg/公斤体重,分2-3次服用。
疼痛加重可以增加剂量吗?
疼痛加重的话是可以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无限制地增加。
比如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痛经,是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疼痛程度不同,调整给药剂量的:轻度的疼痛可以选择每天3次,每次25mg(1片);严重的痛经,可以每天3次,每次2片,但是每天最多服用量不能超过8片(200mg)。
止疼药可以自行服用吗?
小伤小痛确实可以自行服用一些止痛药。比如月经痛、牙痛、感冒头痛、跌打损伤导致的肌肉关节疼痛等,大家可以使用比较熟悉的止痛药,如布洛芬(芬必得)、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塞来昔布(西乐葆)等。
但是,有些内脏疼痛,比如胆绞痛、胃肠绞痛等,属于括约肌或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使用上述药物止痛效果很差,后果也比较严重,所以应该尽快急诊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大家处方恰当的止痛药:主要是解除肌肉痉挛的药物,比如654-2(山莨菪碱)或阿托品类药物,这些药物大家不熟悉,不要自己随便服用。
还有一些疼痛:
肿瘤骨转移(骨痛,专业选择唑来膦酸钠注射液)
肿瘤本身引起的疼痛(如胰腺癌,专业选择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
因为神经被压迫受伤(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专业选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因为骨骼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导致的肌肉劳损性疼痛(僵直性的背痛,专业选择巴氯芬等止痛)
所以,导致疼痛的机理不同,可以选择的“止痛药”也不同,并不是说“一个止痛药通吃所有的疼痛”。而普通公众不懂其中的奥秘,也就不要轻易地自己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