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让黑色本子封皮看起来更真实,更黑,那就需要减少曝光补偿。这就是所谓“黑减”。
2. 该“白加”还是该“黑减”?
该“白加”,还是该“黑减”?关键就看画面中,“白”和“黑”哪个占主导。
比如说,拍摄雪景时,由于画面中大部分是“白”,拍摄结果可能偏暗;你需要增加曝光量,让雪看起来更白更亮丽:
同样的道理,在拍摄雾景时,整个画面都是白茫茫的,容易导致曝光不足,需要你根据“白加”原则增加曝光量。
而如果画面中存在大片黑色、暗色,相机的曝光值可能会偏高,需要你根据“黑减”原则,减少曝光量。
比如说,当你拍摄黑色静物时,由于画面中大部分是“黑”,拍摄结果可能会偏亮;你需要减少曝光量,让静物看起来更接近“真实”的黑色:
需要注意的是,“白”和“黑”不仅仅指的是颜色本身,也可以代表一种相对的明暗关系:亮部就是“白”,暗部就是“黑”。我们再来看个例子:
在拍摄以“一间小屋”为主题的夜景时,由于暗部较多,测光结果会偏暗,相机会提高曝光量,小屋很容易过曝;而如果根据“黑减”原则降低曝光量,小屋就不太容易过曝了。
到底是“白加”还是“黑减”,取决于“白”和“黑”部分的比例。就拿上图来说吧,如果你走近几步,聚焦小屋,情形又会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