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癣:俗称“瘌痢头”、“秃疮”。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淡黄红色斑点,覆薄片状鳞屑,后形成绿豆大小的淡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如碟状,可扩大融合形成大片状,严重者可覆盖整个头皮。真菌在发内生长,造成病发干燥无光泽、变脆易折断,毛囊破坏引起毛发脱落,可形成大片永久性秃发,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2.白癣:皮损初起为聚集性红色小丘疹,很快向四周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上覆灰白色鳞屑,继而周围出现数片较小的相同皮损,被形象的称为 “母子斑”。病发高于头皮2-4cm处折断,残根部包饶灰白色套状鳞屑,称为菌鞘,由真菌寄生于发干而形成。本型不破坏毛囊,故不造成永久性秃发,愈后不留瘢痕。
3.黑点癣:皮损初为散在的鳞屑性灰白色斑,逐渐扩大成片。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残根在毛囊口处呈现黑点状。病程发展缓慢,长期不愈。本型属于发内型感染,愈后常留有局灶性脱发和点状萎缩性瘢痕。
4.脓癣:近年有增多趋势,是由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严重超敏反应。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逐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其表面在毛囊口处形成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皮损处毛发松动,易拔出。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轻度疼痛和压痛,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肿,亦可形成癣菌疹。本型可破坏毛囊,愈后常留有永久性秃发和疤痕。
那么如何诊断头癣?根据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和滤过紫外线灯检查,头癣的诊断一般不难。所以对不明情况的头皮瘙痒、炎性病变和毛发改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导致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