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治宜滋阴降火,生津止渴。
方用一贯煎加减:北沙参、黄精、生地、元参、丹参、生石膏(先煎)各30克,葛根、麦冬、知母、枸杞子各15克,黄连、川楝子、生大黄(后下)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中成药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天花粉散、大补阴丸等。
食疗方
雪菜炒豆腐:雪里红100克,豆腐150克。锅内放芝麻油后加热,放葱、姜末少许炝锅,放入雪里红煸炒,再放豆腐、少量盐及清汤,旺火收汁,出锅即可。可清热解毒,生津润燥,降血糖。
绿豆南瓜粥:绿豆250克,南瓜(切块)500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清热祛火,润燥止渴,常食有稳定血糖作用。
4.阴阳两虚
多见于糖尿病迁延日久,以并发症多而重为特点的后期阶段。患者形寒肢冷,头晕乏力,腰酸腿软,耳鸣耳聋,面色苍白、浮肿,毛发干枯,夜尿频数,大便稀溏,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网络配图)
治宜温补命门,滋阴益肾。
方用肾气丸加味:熟地、黄芪各25克,生山药、山萸肉、茯苓、枸杞子、菟丝子、制附片各15克,泽泻、丹皮、桂枝、五味子、陈皮各10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中成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
食疗方
黄芪枸杞炖兔肉:黄芪(布包)、枸杞子各30克,兔肉25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后稍加食盐调味,饮汤吃兔肉。益气滋阴,降血糖。
三七山药粥:三七(粉碎)3克,鲜山药、粳米各50克。将粳米、山药加水煮粥,调入三七参粉食用。益气养阴润肺,适应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5.脾肾阳虚
多见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畏寒怕冷,尤其腹部怕凉,食后腹胀,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无力,手足浮肿,耳鸣耳聋,滑精或阳痿,自汗,尿频量多,或失禁,或如脂膏,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细弱。
(网络配图)
治宜健脾和中,温补肾阳。
方用健脾补肾汤加减:黄芪、赤石脂、生山药各30克,党参、白术、茯苓、黄精、川续断、仙灵脾、莲子肉、枸杞子、附子(先煎)各15克,干姜、鸡内金、炙甘草各10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中成药可选用附桂八味丸、附子理中丸、益气消渴颗粒等。
食疗方
鲜奶核桃枸杞粥:鲜牛奶500毫升,核桃仁、枸杞子各20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与核桃仁、枸杞煮粥,然后加入牛奶煮沸即成。每天服食,可补脾益肾,温阳滋阴。
黄芪枸杞山药饮:生黄芪、枸杞子、怀山药各30克,煎水代茶饮,适用于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
6.血脉瘀滞
多见于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及神经病变患者,三多一少症状不减,但轻重不一,伴胸闷胸痛、刺痛,上下肢疼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面有瘀斑,妇女月经不调,经血紫暗,舌紫暗有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脉细涩。
(网络配图)
治宜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方用补阳还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生黄芪60克,生山药30克,当归、丹参、赤芍、生地、茯苓、地龙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川牛膝、枳壳、柴胡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中成药可选用大黄蜇虫丸、血府逐瘀颗粒、活血通脉胶囊等。
食疗方
归芪羊肉汤:当归、黄芪、生姜各30克,瘦羊肉50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撇去血沫,然后放入当归生姜煮至肉烂熟,稍加食盐。补血活血,温中祛寒,调经止痛。
木耳当归粥:黑木耳、当归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50克。先将当归水煎后取药液,然后将浸泡好的木耳与粳米、大枣共煮粥食用。活血化瘀,适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者。
作者: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杨 峰
文章选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