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闻整理,陕西地区约15家镁厂被要求暂停运营,30家镁厂被要求减产50%,有效期为今年9月至12月,陕西的减产将进一步影响国内外市场的整体供应情况。
由于陕西镁锭冶炼产线相对落后(横罐皮江法),在能源“双限”的大背景下,预计未来产能利用率也将持续保持低位。
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予镁价成本支撑。
目前皮江法是最主流的镁冶炼技术路,皮江法生产的镁锭占镁锭总产量的80%以上,我国皮江法冶炼镁锭占市场供给的90%左右。
根据皮江法技术路线图,其中煤炭和硅铁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目前两种原料价格也持续上扬,价格与9月初相比均上涨36%。
原镁下游市场主要应用于镁合金加工、铝合金添加剂、海绵钛还原剂和钢铁脱硫。
在中国原镁消费结构中,镁合金占比最大为36%,其次为铝合金添加剂,占比29%,此外,海绵钛和钢铁脱硫分别占比18%和10%。
镁合金具有轻量性、耐蚀性、减震性、耐冲击、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再生性,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
下游需求持续向好。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单车用镁量将逐渐增加,在汽车轻量化的利好政策下,预计2021年镁在汽车领域需求量将增长6%。
同时,2020年海绵钛需求强劲增长,2021年有望维持6%的增长速度。
短期内供需错配情况无法缓解,镁供应将持续短缺,我们认为镁价将持续保持高位,但不会爆发性增长。
因为目前的高镁价已经压制了下游行业的生产需求,据报道,目前许多下游的钛、镁合金生产商已经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