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青春期变声与叛逆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2-02 17:50:59

给孩子好好做饭,调节了情绪,就感染了孩子

做饭是一项繁琐又辛苦的劳动,但是只要一心想着是一件可以带来幸福的事情,就不会觉得累,相反会更快乐和满足。

给孩子做饭,不仅仅是唤醒孩子的味觉感受,让他懂得生活的甜蜜,也是唤醒自己的一个过程,让自己沉浸在幸福中,心情也得到很好的调节。

看到一段话很有道理,母亲的情绪比学历重要,好妈妈,像容器一样稳定、强大且平和给家人提供稳定的磁场和能量。她的孩子,才能从她定海神针般的笑容和态度里,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自己开启内在动力。

亲子关系变好,不仅仅是因为孩子的胃得到最大满足,还可能是因为我做饭调节好了心情,孩子感受到了,他的情绪也受到感染。

那段时间,我做饭,看着孩子们吃饭,思绪总是回到小时候,仿佛是妈妈给我做饭,我在吃饭,回忆起太多美好的“妈妈味道”。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青春期变声与叛逆(5)

上初中的时候,晚自习回家,炉子上的锅子里放着两条煎好的鱼,扣着锅盖,还是热呼呼的。学习累了一天,别提心里有多暖了。

那个年代吃肉很奢侈,逢年过节的时候,妈妈会做很多包上肉的藕盒。她一边炸,我们一边吃,她做完了,我们也快吃光了。妈妈看着我们吃得很开心,她也开心地笑着。

上高中的时候,食堂饭菜清汤寡水,妈妈就给我炒咸菜,放上好多肉和芹菜,我带到学校,能吃两周,到现在都觉得那是最美味的一道菜。我还专门给儿子做了吃,让他体会我当年吃过的美味。

不光有感情丰腴的美好回忆,还有眼见为实的美好现实。看到自己努力了许久之后的劳动成果,摆放在桌子上丰美的样子,多少有些赏心悦目。

看到孩子们风卷残云,吃得盆光、盘光,忍不住嘴角上扬、自我骄傲。拿起手机,拍下照片,孤芳自赏几遍,也让自己心情大好。做饭引起的种种连锁效应,就像一股暖流溢满全身。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青春期变声与叛逆(6)

给孩子好好做饭,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努力做饭一个月,我的感受是:改善亲子关系其实很简单,给孩子好好做饭就够了。原本以为这只是我自己的主观感受,没想到,是大多数人的共鸣。

精于做饭的黄磊说,幸福是爸爸手中的大勺,也是孩子碗里的饭菜。孩子的快乐,就藏在吃饭这件小事上。

《少年派》中的邓子琪,家境优渥,但是爸爸妈妈生意太忙,很少陪她吃饭,更不用说做饭。即使妈妈说要陪她吃大餐、到欧洲旅游,她也高兴不起来。

在家里感受不到烟火气,即使住的房子再大、装修再豪华,也只让人觉得空荡荡、冷冰冰。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青春期变声与叛逆(7)

而那些普通的家庭,有时间给孩子做饭,却让亲情变得更加浓厚。

有位妈妈说,现在和青春期儿子的联系纽带主要就在饭上了。他不吃早餐,我就给他打豆浆、熬米粥,只为能暖胃;晚上换着花样做各种肉,消除一天的疲惫;虽然不大理我们,但不会拒绝我们做的饭。

还有位妈妈说,饭菜确实是感情纽带,如果孩子宁可吃泡面点外卖,也不吃家里的饭,那亲子关系就危险了。

也有妈妈说,和我儿子吵得再凶,也没有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吃上两三口笑逐颜开,再大的火,只要说要吃啥,他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到吃什么。吃着一碗面条,都会说“妈妈我太幸福了”,只是因为面条太好吃。

民以食为天,吃是孩子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啊,只要胃得到满足,心情就会舒畅,和父母之间的那堵墙也就不推自倒了。

所以,给孩子好好做饭,把孩子培养成吃货,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没法再不认同。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青春期变声与叛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