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穴的位置示意图详解,太阳穴位置图解大全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2-03 03:29:13

鱼龙

此外还设立过一个调孔亚纲(阔弓类),每侧只有一个加大的上颞颥孔,下颞颥孔退化,包括蛇颈龙、鱼类等史前海洋爬行动物。后来发现,该亚纲是不成立的,阔弓特征只是对海生生活的适应。

爬行动物的系统演化关系

根据现代系统分类法,完美的分类单元必须是单系群。爬行纲冠群,即真爬行动物,包括现存所有爬行动物的最晚共同祖先及其全部后代。现存爬行纲都属双弓亚纲,其共同祖先出现在古生代晚期,分两大演化支:主龙下纲和鳞龙下纲。

龟鳖目、鳍龙目(蛇颈龙)和鱼龙目也是双弓类的支系,但演化位置尚无定论。这里只引用2015年最新DNA分析的结果,蛇颈龙属于泛龟类,属于主龙下纲的基础类群,而鱼龙是鳞龙下纲的基础类群。

太阳穴的位置示意图详解,太阳穴位置图解大全(5)

爬行纲冠群的系统发生关系

鳞龙下纲包括有鳞目(蛇和蜥蜴)、喙头蜥目,为当代最繁盛的爬行类。中生代晚期的海洋霸主——沧龙也属于鳞龙类,沧龙实际上就是海生大蜥蜴。

主龙下纲为爬行纲演化主干,现存典型的是鳄鱼。在中生代非常繁盛,恐龙和翼龙都属于该下纲。恐龙是蜥臀目和鸟臀目(鸭嘴龙、剑龙和角龙等)的合称,蜥臀目又分蜥脚亚目(梁龙、腕龙和马门溪龙等)和兽脚亚目(异特龙、霸王龙和恐爪龙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鸟类都是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直系后裔,因此也属于广义的双弓类,鸟类头上也确实有两对太阳穴。

综上,爬行纲冠群是涵盖鸟纲的。“现存爬行类 鸟类”构成一个单系群,而刨除鸟类后就只是个并系群。

太阳穴的位置示意图详解,太阳穴位置图解大全(6)

霍夫曼沧龙,最大的沧龙

爬行纲总群,包括地球上出现过的具有爬行类特征的所有动物,它们的最晚共同祖先及其全部后代。这个共同祖先可追溯到最原始的羊膜动物,也就是地球上第一个会下蛋的动物。

双弓类就是冠群——真爬行类。缺弓类在恐龙时代之前(三叠纪末)就已经全部灭绝了,现在没有活着的后代,我们称之为副爬行类。

合弓类是似哺乳的爬行类,它是哺乳动物的直系祖先。哺乳动物只有一对太阳穴,上、下颞颥孔合二为一且位于下位,这是合弓类的关键特征。从合弓类到哺乳类的演化一脉相承,我们也是广义的合弓类。

太阳穴的位置示意图详解,太阳穴位置图解大全(7)

爬行纲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

综上,爬行纲总群=冠群/真爬行类 副爬行类 合弓类,而真爬包含鸟类,合弓类包含哺乳类,所以,经典爬行动物和鸟类、哺乳类一起构成了一个大的单系群——就是所有的羊膜动物(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初期也是有羊膜卵的,只是在子宫里孵化了,生出胎儿而不是下蛋)。

从系统发生角度看,传统意义上的爬行纲无论冠群还是总群都是并系而非单系,因此爬行纲是个不科学、不自然的概念。这个概念最不科学之处在于错误表达了类群之间的亲疏,例如,鳄鱼现存最近的亲戚是鸟类,而非同属爬行纲的乌龟和蜥蜴。

爬行纲不存在共同特征

根据教科书的说法,爬行纲的共同特征有:①体表覆盖干燥的角质鳞、甲,②体温不恒定(冷血),③心脏有三腔(心室隔膜不完全),④肺呼吸,⑤有羊膜卵(卵壳坚硬),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太阳穴的位置示意图详解,太阳穴位置图解大全(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