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四厂区
据一位六五四“二代”讲述,在六五四建设初期,从河南等地来乌海地区“走西口”的不在少数,他们自从踏上乌海,就把他乡当故乡。父辈们在六五四工作,孩子们在六五四上学、上班,从此成为六五四人。
这些工程技术人员,甘愿成为山沟沟里的“小镇做题家”和“山顶洞人”,他们好多从二十多岁就来到了这个山旮旯里,艰苦创业,奉献了青春奉献终身,还有好多奉献了子孙,扎根成了乌海人。
《乌海市志》记录六五四章节
六五四军工生产实际只有15年,之后就军转民,15年中,共完成工业产值2亿元,实现利税1837万元,这组数据在当时的乌海很不简单。
3 军转民:艰难的转型
随着战备形势的变化,在“短期内打不起大仗来”的判断下,军品急剧减少,1981年彻底没了订单,处于等米下锅状态,也等于断了奶。
毕竟是军工企业,一切行动听指挥。按照中央军民结合、以民养军方针,从1979年起,六五四系统经历了艰难的军转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来不及思考,来不及犹豫,扑通一声就下了海。
单说一通厂,从1979到1994年整体搬迁的15年间,匆匆忙忙共研发了四种民品。
许海峰
第一种是从老本行衍伸出的气步枪、猎枪,奥运冠军许海峰训练就曾使用过,获得冠军后,许海峰还给厂里发来了感谢信。后来,国家对民用枪支限制后,加上产量有限,3年后于1981年停产。
接着上马了第二种产品,1982年研制了“天马牌”缝纫机,填补了自治区空白,还挤入了部优行列,但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坚持了3年滞销停产。
天马牌缝纫机
接着又研制了风力发电机,这是第三种产品。转眼到了1985年,连续三次试水被呛水,都形不成规模,六五四人第一次感受到啥叫亏损。
从计划经济“旱涝保收”的订单模式,到市场经济“海里”挣一碗饭吃,加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六五四人朴素的想法就是,把军工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六五四人想吃“第一个螃蟹”,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