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东的81岁的莫伯在处理新鲜的虾时,不小心被虾扎了一下左手手指,因为当时并没有看到伤口,也没有出血,也不是很疼,所以莫伯和家人并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但过了两天之后,疼痛加剧,左手出现水疱、发黑等病变,来到医院就诊之后,病情进一步进展,最终需要通过截肢来保住性命。
经过诊断,是创伤弧菌感染,而导致这一切的开端就是被虾扎了一下手。
创伤弧菌到底是个什么“妖魔鬼怪”,能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一、 创伤弧菌是什么?创伤弧菌的另外一个名字是“海洋弧菌”,听这个名字就很容易知道,这种细菌和海洋有关系。创伤弧菌生性喜盐,它喜欢生活在有一定盐度(0.7%-1.6%)和一定温度(20℃-40℃)的地方,所以它主要的生存场所是热带或者亚热带的海水中,尤其是在近海口,这种河海交界处是它最适宜的生活场所。
除了海水中会自带这种细菌之外,只要是从海里出来的东西,例如我们常吃的海鲜,像各种海鲜贝类、牡蛎、螃蟹、生蚝等,都可以是创伤弧菌的携带体。
夏季和秋季是创伤弧菌感染的高发季节,因为在这两个季节中,海水的温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很适合它的生长和繁殖。而夏秋两季又是吃海鲜、下海游玩的季节,人们接触到创伤弧菌的几率增加,所以被它感染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二、 它是如何感染人类的?它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感染人类:通过皮肤伤口进入人体;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
1、 从伤口进入。
如果人们在处理新鲜的海鲜时不小心被扎破了手,海鲜表面的创伤弧菌就可能会从伤口处“趁虚而入”,进入血液循环而引发感染。就文章开头提到的事例中的大伯,就是通过这种途径被创伤弧菌感染的。如果皮肤上带着伤口在海水里游泳或者玩耍,也有可能会被感染这种细菌。
2、 从消化道进入。
生吃海鲜,也可能会造成创伤弧菌的感染。除此之外,喝了带有创伤弧菌的海水,也有感染的几率。
三、 以上两个途径,一定会造成创伤弧菌的感染吗?说到这儿,可能就有很多朋友会感到恐慌了。每次去海边玩,我也没注意自己身上是不是有伤口啊!我很爱生吃海鲜怎么办?每次被海鲜扎到都需要处理吗?
其实,感染风险不是100%的。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海鲜或者海水就一定带有创伤弧菌。所以,只要足够幸运,扎你的海鲜,或者进入伤口的海水,并不携带有创伤弧菌,你也就不会被感染。
其次,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感染。这和人的健康状况有关系。一般来说,少量的创伤弧菌并不能对免疫力比较强的人产生什么威胁。而免疫力较弱的人就成了创伤弧菌的攻击对象了,那么,哪些是易感人群呢?
1、 患有肝脏疾病的人群。长期酗酒的人很可能患有肝脏疾病,所以“酒鬼”是创伤弧菌的易感人群。此外、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也属于易感人群。
2、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像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癌症登记表,都会造成免疫系统功能的受损,导致免疫力低下,这些患者也应该注意避免接触创伤弧菌。
3、 长期服用降低免疫力的药物的人群。例如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都会对人体的免疫能力产生损伤。
以上的这些人,就属于创伤弧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了。
四、 感染创伤弧菌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虽然有危险的行为并不一定会造成感染,但一定不可以大意,因为创伤弧菌的致死率很高。
一旦发生创伤弧菌的感染,起病十分急骤,病程的进展速度很快。刚开始可能只是单纯的发热和寒战,然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接着可能出现被感染肢体的病变,例如肢体发生肿胀、疼痛,进而可以进展为高热、蜂窝织炎、瘀斑、大疱性皮肤损害、坏死性筋膜炎等。
由于被一些海鲜的刺扎伤的伤口都是深而细的,很容易形成无氧环境,为厌氧菌的繁殖提供有利场所。这样可能就会引发败血症、肢体坏死等,最严重的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而导致死亡。
五、 被海鲜扎到伤口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首先,应该马上尽可能多地挤出被污染的血液,用流动的清水进行充分地冲洗。
其次,用医用酒精或者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能进行有效消毒的只有这两种药物!千万不要用醋、食用酒、盐等“民间方法”进行处理,它们可能会加重感染。
最后,如果是高危人群,或者特别担心自己被感染的,可以预防性地吃抗生素。
目前推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例如头孢噻肟;或者四环素类抗生素,例如米诺环素;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目前普遍选用米诺环素联用第三代头孢类药物。
如果需要吃药,应该越早服用越好,一定要在12小时内进行服用。
出现什么症状后应该马上就医?
如果最近有过创伤弧菌感染的高危行为,并且伤口附近出现了皮肤红肿,表面的皮肤长出了水疱、皮疹,一定要马上就医!
并且告知医生自己的海水或者海鲜接触史,表明自己很可能是创伤弧菌感染。否则可能会被误诊而导致治疗不及时,从而引发严重后果。
六、如何预防创伤弧菌的感染?
创伤弧菌的感染预防注意以下几点:
1、 尽量不要生吃海鲜,尤其是上面提到的高危人群,应该将海鲜煮熟后再食用。
2、 下海或者玩耍要小心不要被石头等利器割伤,如果身上皮肤表面有伤口,尽量不要去海边玩耍。
3、 处理海鲜时应该戴好保护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