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蝴蝶迷结局,林海雪原道士结局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3-02-09 16:20:06

《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林海雪原》中的一个章节,而这个章节相当于武松打虎在《水浒传》中的地位。《林海雪原》对于曲波来说像是有着自传性质的一部作品,改编自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影视作品和小说在表现上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对小说做出一定成都上的修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比如删除了女土匪蝴蝶迷,《林海雪原》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和电视。而这一次是由“老怪”徐克来指导的,很期待一个以武侠片见长的导演如何拿捏一部“样板戏”。

小说《林海雪原》原著是著名的“红色文学”,大概有四十多万字,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改编成著名的八大样板戏之一“智取威虎山”原著中亦正亦邪的杨子荣从此变成了男一号,在之后的影视改编作品里,无论是电影《林海雪原》还是旧版电视剧《林海雪原》以及还未播出的16版《林海雪原》都是以杨子荣为男一号,而原著中的男一号二〇三(少剑波)变成了男二号。电影的时间线也做了修改,在原著中是先消灭了许大马棒之后攻打的威虎山,而在电影中从对话中可得知许大马棒还没有没剿灭。

小说中有大量的篇幅是来描写二〇三与小白鸽的感情戏码的,在那个年代,一个个文学人物都样板化,男英雄豪情万丈,女英雄们也斩断了儿女情长。能够看到如此的儿女情长的描写,也是其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吧。然而在《智取威虎山》电影中,小白鸽和二〇三之间的感情戏基本被去掉了,只有少量几个镜头暗示,比如小白鸽让栓子给二〇三送饭,被二〇三看到时候的羞涩眼神,除此之外再无他处描写到两人的感情。

此外电影中更多与原著中不同的是,小说中小分队不仅仅是驻扎在夹皮沟,而且还一边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一边抓紧时间训练士兵们的滑雪,积极备战以适应雪地作战,多年来饱受土匪们压抑的群众们积极参加民兵训练,消灭土匪的热情日益高涨,包括在电影中出现过的李勇奇也是参加了民兵的,而非电影中的不抵抗。原著中高波的死是在护送火车的路途中。然而徐克的处理方式不同,因为电影只有九十分钟的时间,不容许将太多细节铺展开来讲,于是将整部剧的大多数冲突浓缩到了夹皮沟一战当中。如果说小说的高潮时杨子荣与小分队里应外合击破敌军的话,那么电影的高潮部分便是小分队与土匪们在夹皮沟一战。

这场战斗打的实在是精彩,也可以说是徐克个人风格发扬的一个点。原著小说《林海雪原》没有避免红色文学的通病,人物的脸谱化,每个角色都有被放大的地方,比如二〇三的智慧,文武双全;杨子荣的机智勇敢;土匪们的险恶狡诈。我在观影中感觉不到自己在看一场热兵器的枪战戏,更感觉是在看一场冷兵器的武侠打斗。整个风格飘逸,流畅。由于避免了人物脸谱化的尴尬,所以整个电影的氛围比较轻松活跃,座山雕的十分冷静表现出他的将领分度,老八的言语中透露着些许诙谐。老大也展现出了义气二字,这在原著中是不得体现的,后来的改编也是没有出现的“人性化”的东西。

《林海雪原》是曲波的回忆记录改变的小说,更像是他自己的自传一样。而《智取威虎山》开篇则用了海归青年“韩庚”的视角展开,在美国的KTV看到了杨子荣打虎的片段,于是回乡,从他的回忆中展开了这段故事,结局处也是回到了现代,小分队的队员们走进了房间里,和栓子一起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也带有写将过去的战火纷飞与现在的和平安详有一个连接对比的作用,但是这更像是一个败笔,也使得最后的彩蛋显得像是一个累赘。

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在新中国诞生的时代,因为符合当时人们的阅读兴趣而受到了广泛欢迎,甚至影响了几代人的记忆,但是政治的改变,以及时代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们已经不爱看《林海雪原》了。但是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用现代商业模式的改编将其搬上大荧幕,重新吸引了年轻一代的人去关注这一段历史,去了解那时的人们和故事。

《林海雪原》是红色经典,它的意义重大,文学价值丰厚。而《智取威虎山》的改变在影评人的角度来看成功与否暂且不谈,起码我在影院时候同场次的老先生们看完后是拍手叫好的,这便足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