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为什么是华侨之乡,青田县被誉为华侨之乡名人之乡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3-02-21 14:14:16

青田石雕 / 图虫·创意

这样吃苦的精神今日依然存在。周勇介绍,如今大多数侨胞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走出去的,尤其是千禧年前后,形成过出国打工的热潮。“青田华侨的特点是新侨比较多,大家对于家乡的情结比较浓厚,联系比较紧密,对祖国、家乡有着强烈的认同感,爱国爱乡,乐于回报家乡。”

杜平平去德国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此前,他是一名工厂工人,在去德国之前,他才开始学厨。“青田田地很少,本地生活很艰苦,所以大家都不怕苦。出去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多赚点钱。”杜平平记得,1981年时他的月薪是1000多元人民币,而妻子在国内每月只能赚36块钱。

青田为什么是华侨之乡,青田县被誉为华侨之乡名人之乡(9)

青田人身上自带一种投石问路的开创精神 / 《温州一家人》剧照

为了立足,青田人很能吃苦。一开始,杜平平在叔叔的餐馆后厨烧菜,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为了能多赚点钱,青田人的中餐馆常常营业到很晚,总是全年无休。“我们一年干到头,舍不得关门,想想这边关一天门就损失很多钱。因为想多赚一点钱,也不肯回乡。”

一直在海外漂了十多年后,杜平平才重新回了一次青田。

亲戚网络,散布全球

在青田,有这样一句话:“闯五洲,走四海,走不出青田的山和水。”意思是,青田人在全世界闯荡,但却出了名的团结,总能帮扶互助。

杜平平对此深有感触。在德国打工五六年之后,杜平平打算开一家自己的餐馆。在亲戚的餐馆试一段时间,再自己创业,这是青田人在欧洲立足的普遍模式。创业需要不少本钱,当时的杜平平还差一两万马克。

青田为什么是华侨之乡,青田县被誉为华侨之乡名人之乡(10)

青田兼具海纳百川的世界情怀,东方神韵与西方文明无声碰撞与交融

“本钱哪里来?你刚出来,哪里有这么多本钱。靠自己打工,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才能赚够。那时候,亲戚、朋友都会拿钱出来给他开店,有的拿几千,有的拿几万,让店开起来,等赚到以后再还钱。我们青田人很团结的。”

杜平平说,当时在欧洲的青田人都是这么鼎力支持自己的同胞的,甚至于连打欠条都不用,青田人很讲信用。

生意好的话,有的人在一两年内就能赚回本,差的话要四五年才能把借来的钱还掉,但亲友从不计较。开店两三年时间,杜平平也把债还掉了。

“青田豆腐县,不是亲就是眷。”这一句俗语拉近了青田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因此,逢年过节,青田人之间也愿意走亲访友,在外打拼的经历令青田人之间建立了更深的情感羁绊。

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出国打拼的青田人越来越多。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青田还发展出了专门的中介,负责帮助同乡办理出境、居留证等事宜。青田人陈先生告诉我,他在2006年前后也想过出国,那时他30多岁,本来证件都办好了,后来听说国外一个月大概赚万把块钱,而他在国内做生意也有差不多的收入,而且出国的中介费高达二十几万,因此他放弃了。

青田为什么是华侨之乡,青田县被誉为华侨之乡名人之乡(11)

青田有着独特的华侨精神 /《温州一家人》剧照

团结,作为青田侨乡文化的一种灵魂气质,一直延续至今。

2020年初,青田上过几次热搜,让全国人民认知了这一群为国为乡捐物捐资的青田华侨。周勇记得,当国内疫情严重时,海外侨胞就积极联动,支援家乡。“当时医用物资比较紧缺。我在国内积极联系海外一些侨团,采购了许多物资,比如进口商品城商会采购了1000多个额温枪,想办法运输回国内,给到有关部门。”

不久后,国外疫情暴发,意大利成为海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意大利华侨,我第一时间被市境外防疫专班叫过去,作为志愿者跟海外侨胞对接,关注他们的处境,联络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帮助。当时运输药品并不容易,我们想尽办法将中药等一些物资出口到侨胞手上。”

周勇仍为侨胞与家乡在特殊困难时期的种种互助而感动。“前面是华侨援助家乡,后来是当地政府带头援助海外侨胞,确实是雪中送炭,解决了很多问题。”

县城如何变成“小欧洲”

2023年1月29日晚,春节的喧嚣已渐从“与非咖啡馆”里退去。我来到这家临江东路上的网红咖啡馆,和本地咖啡师潘文文聊了聊这几年青田兴起的咖啡热。

在青田,1000多米的临江东路上,散布着近百家咖啡馆、酒吧。按照行业统计报告,一个青田县城有咖啡馆300多家,人均咖啡馆数量要超过不少大城市,日均咖啡消费超1.5万杯,年人均咖啡消费量超过90杯。

青田为什么是华侨之乡,青田县被誉为华侨之乡名人之乡(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