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传染病有哪几个,目前常见的主要传染病有哪些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3-04-03 17:46:52

中小学开学才一周,就有部分班级因甲流而暂停线下教学,这一消息引起家长关注。本月以来,全国各地都有学校因新冠、流感等病毒感染而临时关闭个别班级,这些班级的学生将参加一段时间线上教学。

上海市疾控中心昨天发布提醒,开学季到来,往往也是春季传染病高发期,幼儿园、学校是人员集中、密度比较大的场所之一,极易造成病原传播,因此家长、学校、孩子们不能松懈。

流感病毒有所“抬头”

据中疾控最新数据,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显示,2023年第6周,我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有所上升(3.4%)。目前,上海已有学校学生感染流感。疾控部门表示,本市流感的流行期是每年12月至次年的3月,且多数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

流感的潜伏期为1—3天,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酸痛、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病情如出现进行性加重,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如近期有班级发生聚集性疫情,学校应取消所有集体活动。

疾控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的措施。由于流感疫苗所含成分会因当年流行优势株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

有专家认为,前几年因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其他传染病的传播也得到了抑制,随着政策调整,学校恢复正常教学,加上很多人平时已不戴口罩,所以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会上升。

做好防控及时就医

市疾控中心列举了五种常见春季传染病,包括新冠、流感、猩红热、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

虽然春节前我国刚经历一轮大规模新冠病毒感染,但有部分孩子还“阴着”。开学后,国内有地方的部分学生感染了新冠。本市疾控部门表示,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及时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新冠病毒感染,需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

此外,猩红热、手足口、病毒性腹泻也是常见的传染病。在病毒性腹泻中,尤其以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腹泻占的比重较大。诺如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家长应做好家庭卫生,学生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老师,并尽快就医。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引发重症病例的以EV71型病毒感染为主。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这几年,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数也逐年增加,它和手足口病一样,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容易被混淆。

全班停课有依据吗?

有网友质疑,新冠都进入“乙类乙管”时期了,因部分学生生病而全班停课,是否有必要?实际上,“停课”并不是这几年的新措施,当法定传染病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为避免疫情扩大,经评估都是可以采取停课措施的。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等。

比如,青浦区本周就有一所小学某班因多名孩子患甲流而停课4天,在这4天里如果没有大幅新增病例,会恢复线下教学。尽管不同的传染病、不同地区的停课标准有一定差异,但采取小范围停课的方式应对传染病流行已经是通行的做法了。本报记者 左妍

来源: 新民晚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