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阳”后一周回到公司,和周围“阳过”的同事进行了一番病情讨论,有只发烧一夜的,也有发烧三四天的,还有退烧之后,体温维持在35度多点好几天的,经过讨论,我发现,发烧后体温偏低好像不是个案,为什么发烧之后会有几天的低体温呢?这种现象到底是好是坏?
正常体温是多少?
人的体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一个正常范围内上下波动,一般维持在36-37℃之间(腋温),超过37.3℃就算低热,超过38℃就算高热,如果超出40℃,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在一天的生命活动中,凌晨2-5点体温最低,下午5-7点,体温最高,但是一天中的体温变化应该小于0.8℃,女性的体温也比男性要略高0.3℃左右,儿童的体温要比成人略高,老年人的由于新陈代谢率低,所以体温偏低,情绪激动、进食、外界气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温的变化。
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阳”了的那几天,已经退烧了,在家穿着睡衣、开着空调、钻在被窝里,情绪也还算稳定,为什么会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呢?
体温偏低的原因
体温偏低可能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生理性原因:
例如缺乏运动,肌肉是全身最大的产热器官,较少的肌肉含量意味着较低的体温和基础代谢。
进食减少也是原因之一,人体内脏的产热大部分来源于食物分解、代谢的过程,如果进食较少,摄入能量不足,代谢减缓,也是造成低体温的原因之一。
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体虚。传统的中医理论有“阳虚则外寒”的说法,身体阳气不足,就容易多生疾病,手脚冰冷、体温下降。
服用退热药物后出现的体温下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生成前列腺素而达到退热作用的,这对体温会产生一定影响。
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情况,都会使人体护热缺失,从而引起体温过低。
体温偏低怎么处理?
健康年轻人体温偏低,建议多饮热水,少食多餐,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睡前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身体恢复就会更快。
老年人群体温过低应该引起注意,很多老人本来就由于新陈代谢缓慢体温偏低,且伴随多种基础疾病,导致情况更加复杂,老年人群感染新冠后不一定会像年轻人一样发烧,反而有可能体温过低,应该多注意老人情况,发现精神状态不佳,进食减少等情况,及时给予体温监测,如果体温低于35℃,要及时进行转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