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花专治什么病,金蝉花生长在什么地方最好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4-05-20 13:29:42

蝉花

别名:虫花(《四川中药志》)。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6~8月间,自土中挖出,去掉泥土,晒干。

金蝉花专治什么病,金蝉花生长在什么地方最好(1)

原形态孢梗束丛生,由蝉幼虫的前端发出,新鲜时白色,高1.5~6厘米;柄分枝或不分枝,粗1~2毫米,有时基部连接,顶部分枝并有粉末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9×2~2.5微米,往往含2个油滴。

生境分部产浙江、四川、云南、江苏等地。

性状带菌的干燥虫体,虫体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3厘米,径约1~1.4厘米,形似蝉蜕,头部有数枚灰黑色或灰白色的孢梗束,长条形或卷曲,或有分枝,长约2~5厘米,质脆易断。虫体表面棕黄色,大部为灰白色菌丝所包被,折断后,可见虫体内充满粉白色或类白色松软物质。气微香。以具孢梗束、个大、完整、肉白、气香者为佳。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蝉花),要白花全者。收得后于屋下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研细用之。"

性味《证类本草》:"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证类本草》:"主小儿天吊,惊痫,瘈疭,夜啼,心悸。"

②《纲目》:"功同蝉蜕。又止疟。"

备注大蝉草子囊壳阶段的子座与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亦入药用,称独角龙、乌角尖,常见于蝉花药材中。虫体同前种,头部具1~2枚棒状子座,或有分枝,长3~7厘米,径3~4毫米,黑褐色,顶端稍膨大,表面有多数细小点状突起。

另有一种小蝉花,又名土蝉花,为小蝉草的子座或其分生孢子阶段的孢梗束与寄主蟪蛄幼虫的干燥体。形体较蝉花小。主产广东、福建。同作蝉花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