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的孩子有缺陷”。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很多人内心的观念。
我的后台有很多这样的留言和询问。
“晴朗,我和孩子爸过不下去了。我不怕离婚,就怕没有爸爸对她的成长有影响。”
“我总是想离婚,可不希望孩子没有爸爸,怕他自卑、内向。”
“我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孩子没有父爱,不知道怎样才能不使她性格有缺陷?”
离婚,成为单亲妈妈,意味着孩子被带离爸爸身边。离婚是每一个女人的创伤,同样也会是孩子的创伤。他目睹至亲之人形同陌路、分道扬镳、各走各路的过程,而他无能为力。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单亲的孩子,注定得不到快乐健康的成长?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心理上到底缺失什么?”目前有660多个回答,很多从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自己亲身经历的角度告诉大家,每个人心中都有残缺的那一块。
有的说缺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有的说缺了宽容、自信、自爱的品质。
有的说缺了与异性相处的能力。
……
看上去似乎有道理。更多的人以此形成了单亲家庭必定是不完美的家庭、单亲孩子必定有心理缺失的刻板印象。
但是我想说,有这些缺失的孩子仅仅存在与单亲家庭?难道不是凡在那种缺乏爱与保护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都有可能存在这样的缺失吗?
不同的家庭就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父母就是不同的教育资源。这世间没有完美的家庭,这世间没有内心不缺失的孩子。除非我们认为,凡是只有完美的才有价值,否则只是不完美家庭之一种的单亲家庭,没有必要被认作让孩子不快乐的唯一原因。
已经有无数名人明星、事业有成者证明,单亲家庭一样能出好孩子;也有无数痛心的事例告诉大家,健全家庭一样会令孩子痛苦不堪地长歪。
一个孩子,能否顺利地成长、获得属于他自己人生的那一份意义,并不取决于他身上是否有“单亲孩子”这一个标签。而在于他获得了多少安全感、陪伴与优质教育,在于与父母互动中,他是否能感受一以贯之的支持、引导与爱。
小袁曾跟我说过他12岁时的故事。
那个时候父母刚离婚不久,我被妈妈带回外婆家。我懵懵懂懂明白大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不想参与大人的争斗,我自觉地将自己隐身,希望大人们不要注意到自己。
放学后我不愿回家,喜欢一个人爬树。我尤其喜欢爬上一根巨大的树杈,甚至趴在上面看书写作业。有一天一阵风把书吹到树下,我一失手,从树上滑下来。
人没事,就是大腿内侧擦破了很大一块皮,渗出血来。我一瘸一拐回了家,一声不吭躲着脱了裤子,忍着剧痛给自己洗了澡,吃饭的时候几乎都坐不住,但家人都没有发现异状。
直到晚上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发现裤裆磨破一大块,还有血迹,这件事情才暴露。妈妈查看了一下伤势,我刚说到爬树,她就破口大骂起来:
“这么大孩子了爬什么树?放学了不好好回家你想学坏吗?!我这一天到晚工作挣钱,你能不能给我省省心。你真的要和那些野孩子一样变坏吗……”
我后来躲在被子里哭了一夜。不是因为愤怒,我不恨妈妈骂我,我也知道妈妈不容易,但是,我觉得自己再也得不到爸爸妈妈想要的关爱,对此我深感绝望。
从小袁的叙述中,我看到在很多单亲妈妈在家庭教育中普遍缺失——对孩子内心的捕捉和回应。
孩子在父母的离异过程中也受着伤害,他也需要有一个疗愈的过程。很多单亲妈妈在自我疗愈的时候,往往忘记看看孩子这个时候内心的需要。
懂事的孩子,在面临父母离异的时候往往会走上“早熟”的成长道路。当他因家庭关系的破碎而不能获得安全感时,他会逼迫自己成熟,希望自己像大人一样思考行事,以此来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
减少对外表达、刻意回避与人接触,这是孩子们被迫成熟的表现,他只能自发找寻自我安顿之道。比如小袁会通过爬树获得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而有些孩子会被其他东西影响,甚至有沉迷游戏、偷偷吸烟等不良行为习惯。
而粗心的单亲妈妈,因为自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无法触达孩子的内心,去观照他的心声。眼前的生活对一个单亲妈妈已是艰难,这时若孩子又生事端,很容易被家长看作“添乱”,而导致孩子成为单亲妈妈情绪发泄的承受者。
妈妈有妈妈的生活之苦,孩子也有孩子的成长之痛。两个同受煎熬的人若不能看见彼此,只能日益疏远。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不快乐,源于妈妈的不快乐。当妈妈不能及时捕捉孩子内心的需求从而给与正确回应——例如引导、支持和教育,相反还会把孩子当作自己情绪发泄的对象,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灵就会关闭,他内心的快乐之源,也会渐渐枯竭。
怎样才能支撑孩子度过心理危机,健康地成长?
1、要让孩子有情绪的出口,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你自己的情绪出口。不要害怕面对孩子心灵受伤这个事实,而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负面情绪,并且及时处理他的情绪。
2、赋予孩子权力和义务,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建设——家务劳动、零花钱管理等等。让孩子感觉自己在这个家庭中有付出、被需要,让孩子感觉自身在家庭中的价值。
3、如果可以,尽量放下与前夫恩怨,让孩子和父亲有交流和相处的机会,让他感受到来自父亲的爱与支持,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完整性。
3、如果前夫放弃抚养义务、刻意回避责任,也要让家庭之中有男性长辈给孩子正面积极的影响,比如外公、舅舅、男性朋友或师长。唯有如此,才能让男孩有性别归属感,有学习的榜样,才能让女孩有正确认识异性、与异性相处的能力。
4、家长自身也要保持学习的能力。多看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推荐书籍:《父母效能训练手册》、《爱和自由》、《非暴力沟通》等等。
(本文由公众号“母鲸湾”原创发布,ID:hema1001。母鲸湾,一个让妈妈更强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