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除了入五脏外,又各具自身的功能。《景岳全书·气味》谓:“辛主散,其行也横,故能解表。甘主缓,其行也上,故能补中。苦主泻,其行也下,故可去实。酸主收,其性也敛,故可治泄。淡主渗,其性也利,故可厘清。咸主软,其性也沉,故可导滞。”《本草备要》概括得更精当:“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现代的归纳大体是:辛味具发散、行气、活血作用;甘味具补益、缓急、调和药性作用;酸味具收敛、固涩作用;苦味具泄和燥作用,泄又分通泄、清泄、降泄等;咸味具泻下、软坚、散结作用;淡味具渗湿利水作用。
五味功能的来源与四气不同,四气是先知效,后反推药性五味多是先知味,后体察药效,再有意识地总结归纳,此以原象纳效并可阐理,更具真正的中药药理学意义。
中药又有赋味一说,因不是所有的药物味道都那么明显,又或者多味混杂,不能每味均可以以舌细辨时,就产生了因效赋味之法,即在单纯依尝或嗅未能清晰地判定某药的五味时,则据其长期应用所知的大概功能,以五味之效为参,给该药赋之与功能相应之味,方法近似于四气之赋性。
但赋味即便有,也不应属主流。因为如果赋味盛行的话,则所有的中药必是味效完全一致,但细考中药,味效一致者确占大多数,但有是味无是效,或有是效而无是味者也并不乏见。以辛味为例,解表药均具发散之功,教材所列二十余味解表药中,蝉蜕、桑叶、木贼三味就不具辛味。木贼很多人不一定熟,但蝉蜕、桑叶不具辛味为什么又能解表,如果具一定想象力者,当不难取象。且古本草著者多有个良好习惯,后期的本草作者若要改前期所载药物之味,多强调亲尝而得,若赋效盛行,何须如此?现在一些老药工可闭目辨药,除手感外,嗅与尝是基本功夫。又如果一味药完全尝不出味道的,则还有一种“淡”味候在那里可直接归于淡味。
所以,五味与功效的关系应是以知味察效为主,赋味为次。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均以临床为证。因此味与效的关系应该对应得还不错。且其药理源于药之原象,其说理性强于四气,总体评分可为“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