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37.4度低烧怎么办,37.4度低烧用不用去医院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5-03-01 07:02:05

低热是许多疾病的表现,一般腋温37.5℃-38℃称为低热。引起低热的原因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对于小儿低热特别是长期低热,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最好从以下七个方面排查原因,并及时带孩子就医,有针对性地处置。

一直37.4度低烧怎么办,37.4度低烧用不用去医院(1)

1.生理性低热

因为活动、哭闹、衣着过厚、室温过高等因素影响,使小儿分解代谢增加,产热过多而出现的一过性低热,称为生理性低热,此类发热一般下午体温稍高,但昼夜体温波动不会超过1℃。

2.体质性低热

体质性低热属于功能性低热的一种,特点是晨间体温比晚上稍高,且伴有多汗、乏力等表现,胸片、血沉等项检查正常,低热时服用退热药物无效,但低热可自退,一般不影响健康。

3.季节性低热

多发生于夏令时节,婴幼儿常见,又称为小儿夏季热。特点是体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表现为夏季时体温上升,并伴有口渴、多饮、多尿、无汗、乏力等,天气转凉时体温变得正常,但第二年夏天又会出现低热现象,属功能性低热。

4.感染性低热

小儿患麻疹、白喉、水痘、风疹等急性传染病,或某些感染性疾病痊愈之后也可能出现低热,这类低热大多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小儿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有关,进行各项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时却多为正常。

5.非感染性低热

如果小儿患有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慢性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等疾病,可能出现长期低热,若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消瘦、乏力,以及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时,父母应予高度重视,及时就医确诊和治疗。

6.慢性感染性低热

这是小儿低热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刺激引起的慢性感染所致,其中又以结核杆菌引起的低热最常见,其次是扁桃体炎、中耳炎、泌尿系统的炎症或慢性感染。此外,病毒感染、原虫感染、立克次氏体感染等都可导致长期低热。

7.链球菌感染

个别儿童在感染链球菌后可出现持续性低热,验血时,“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用青霉素、水杨梅和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可迅速缓解,这种低热称为“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李志良)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