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每100克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平均只有22毫克,也就是说,维生素C含量并不是很大,想要通过柠檬含有的维生素C达到美白效果有困难。
4、淘米水洗脸能美白?
淘米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E以及淀粉等,理论上可以起到良好的滋润、美白皮肤的作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由于其分子颗粒过大,难以透过肌肤表皮细胞,营养成分能被皮肤吸收的量微乎其微,起不到很好的美白作用。
另外,日常家中的大米大多存放时间较久,有些会含有一定的灰尘、霉菌,甚至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寄生虫,这样的淘米水成分复杂,用来洗脸容易造成皮肤过敏、霉菌感染等,损伤皮肤。
5、蛋清敷脸可以美白?
蛋清里没有能让皮肤变白的有效成分,反倒是不熟的蛋清可能有细菌,敷到脸上容易引起过敏。
而且仅仅在皮肤上涂抹蛋清,只是表面上改善了皮肤的湿滑程度,短期内看起来感觉不错,其实并不能改变皱纹,也起不到美白作用。
6、美白面膜能美白?
美白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一用就白的美白面膜,要警惕。这种立竿见影的美白效果,可能是其中的增白荧光粉含量过多引起的。
荧光可以遮挡人脸部呈现出的暗黄色,使人产生敷过面膜后脸蛋立刻变得白皙光洁的错觉。但荧光分子较容易迁移到皮肤的角质层或血液里,会引起基因突变,轻则导致肌肤排异,产生过敏反应,重则可能诱发癌症。
7、美白针能美白?
在专家看来,美白针的作用被夸大了,迅速美白不切实际,甚至鱼目混杂,很多安全性不高,盲目注射风险很大。
市场上通用的美白针主要成分含谷胱甘肽、氨甲环酸(传明酸)以及维生素C等。“包括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在内的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却被包装成了美白的最佳选择”。
2015年9月,FDA发布《注射式亮肤美白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报告,称市面上很多包括外用涂抹的面霜和注射到体内的美白产品成分不明,许多产品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会添加汞等有害物质,而FDA没有批准过任何用于皮肤美白的注射用品。
一些美容机构把几种能抑制黑色素的成分随意组合,变成所谓的美白针,成本很低,产品本身质量无法保证。有些美容院缺乏相关的资质,美容师也没有执业医师资格,随意注射美容针有很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