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跳绳运动有一个身体腾空和落地的过程,在着地时,身体所承受的冲击力会传导到膝关节。体重过大,不合理的运动量、不正确的姿势、甚至过硬的地面,都会显著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引起关节过度劳损、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胫骨应力性骨折。
下列人群不适合跳绳运动:
体重超重/肥胖人群
很多人认为跳绳有助于减肥,但体重基数大的人群是不适合跳绳的。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超过23.9的超重或者肥胖人群需谨慎采取跳绳的方式减肥。易加剧膝关节退变和损伤。
膝关节有损伤、腰椎病、骨质疏松者
容易加重病情,还有骨骼受伤的风险。
静脉曲张患者
易造成下肢肿胀,导致静脉曲张,使病情恶化。
心血管疾病及支气管炎患者
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运动性猝死。
中老年人
关节、椎间盘已退变,跳绳冲击力太大,易造成损伤。
体能基础较差
常年不运动的人可以先避免这项运动。
当跳绳后出现持续的关节疼痛,尤其是刺痛时,需要特别注意,建议及时就医。
No.2
跳绳前注意事项
网上很多博主会图文记录自己每天跳绳几千个,两三个月的身材变化很明显。从“幸存者效应”看,这只是少部分人的变化,同样的经验很难复制到普通人群中。从骨科医生的角度看,这样的跳绳强度,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怎么科学跳绳能做到锻炼和健康两全呢?在跳绳前,以下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跳绳时间
通常来说,跳绳的时间没有限制,需要注意的是,饭前和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跳绳。并且跳绳前不可大量饮水。
合适的场地
跳绳的场地可选择软硬适中的地面,塑胶地面是首选,依次有纯木地板(底下有龙骨)、草坪、土地、塑胶地,尽量避免在水泥地上跳绳,以免损伤关节和引起头晕。
跳绳时长
跳绳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如果是连续快节奏跳绳,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心脏会不堪重负。如果是跳一会儿歇一会儿的话,每次以30分钟为宜。具体运动量根据个人体力以及需要量而定。
跳绳选择
绳子软硬、粗细适中。初学者通常宜用硬绳,熟练后可改为软绳。选择合适长度的跳绳。判断方法为:两手分别握住绳两端的把手,建议用一脚踩住绳子中间,两臂屈肘时小臂抬平,如果绳子可以被拉直就是适合的长度。
选择合适的运动鞋
跳绳者可选择质地软、重量轻的运动鞋,能够避免脚踝受伤。
No.3
跳绳正确姿势
虽说跳绳大多数人从小就练,但跳绳姿势未必正确。
不正确的跳绳姿势随着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跳绳过程中以下动作和强度需要注意。
1
向前摇的时候,要让大臂尽量的靠近身体两边,而且要让肘稍外展,上臂要尽量趋于水平,用手腕发力,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
2
跳绳时要注意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一定要注意不可以用全脚或脚跟落地,否则会导致脑部受到震动。特别需要注意,跃起在空中的时候,不可以过度弯曲身体,而是自然弯曲的姿势。
3
跳绳过程中保持呼吸匀速,起跳不要太高,高度在2-4cm、保证跳绳刚好从脚底通过即可,速度不宜过快,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4
跳绳运动后不要立刻停止下来,应继续比较慢的速度跳绳或步行一段时间,让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后,才可以停止下来。之后要记住做一些伸展、缓和的动作,才算是真正结束运动。
5
练习要循序渐进,跳绳的速度和时间长度应根据个人情况来定。开始时慢速,随着坚持时间的增长,可以逐渐提高跳绳的速度。慢速保持在平均每分钟跳60-70次;较快的速度保持在平均每分钟140-160次。一开始每次运动时间5-10分钟即可,然后逐渐延长时间。
跳绳可以成为体育考试项目,是因为在合理控制的前提下,这项运动有利于改善健康、提高体能,而且占用场地小、花费低。但如果跳绳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身体能承受的范围,无论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都会因此受伤,因此科学锻炼很重要,不要盲目追求结果而忽视了个体差异。
编辑:李志鸣
校对:耿静
审核:叶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