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是感统失调吗,感统失调的孩子胆小内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2-11-30 04:31:18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可能很多父母都没有当回事,即便发现孩子身上有这样的行为,也会被各种各样的借口搪塞过去,或者被选择性忽视。

但如果错过了最佳的矫正时期,它就会影响孩子一辈子,这个概念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什么是感觉统合呢?人体的感觉分为视听、嗅、味、触感、感觉,影响着本体感和前庭平衡觉。

再简单点给大家解释,蒙氏感官课程上有个教具叫做音筒,红色音筒,蓝色音筒各三个,分别装着三种不同的物质。摇晃听筒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孩子需要按照声音进行配对。

老师会引导观察瓶子颜色,先拿哪一个颜色,并且摇晃听声音,再配对,这就是视觉和听觉的统合。

吃香蕉时,会先观察颜色、摸形状、闻味道,用刀切香蕉时听听声音,吃到嘴巴里感受味道,当五大感官统合在一起,就全方位地了解了香蕉。

说出香蕉好吃,用手掂掂香蕉感受重量,这就是前庭平衡觉,再传递给周围的人,这就是本体感。

这种会接受外界信号、处理信息,再输入信息、做出反应的能力,就是感觉统合。

孩子胆小是感统失调吗,感统失调的孩子胆小内向(1)

但当感觉统合失调,身体对外界给出的信息反应不敏感或者做不出正确的反应,那么就要考虑是否出现了: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前庭感失调:

平衡感差,多次平地摔跤,明显多动。

孩子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能急停急走,有明显的冲动感觉,但到达目标后却显得小心翼翼。

孩子胆小是感统失调吗,感统失调的孩子胆小内向(2)

触觉能力不佳:

习惯性地吸吮手指,不喜欢身体直接接触,对拥抱体现出反抗挣扎的态度,不喜欢陌生人靠近。

但与此同时对危险事物的警惕性差,身体疼痛感差,身体也不灵活,反应迟钝。

本体感失调:

对事情容易回避,没有信心,表面看起来不争不抢,实则为消极性退缩,动作拖拉缓慢,且语言表现力差。

视觉失调:

阅读时总是丢字落字,拼音字母会写反,有读写困难,抄写文章内容需要看一眼写一笔,总爱抄错题。

孩子胆小是感统失调吗,感统失调的孩子胆小内向(3)

听觉失调:

对周围声响反应不强烈,呼唤名字无应答,但也有的孩子对极小的声音都会做出极大的反应。

很多家长会将其解读为孩子胆小、注意力难集中,甚至内向,但其实可能是“感统失调”,千万别因疏忽致遗憾,错过运动和学习的黄金时期,那就太可惜了。

造成这样失调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1、缺乏遵循规律的训练

孩子从出生开始各种感官就开始“工作”,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敏感期,贯穿了成长始终。

从视觉敏感,听觉敏感,手口敏感,行走敏感,空间敏感,语言敏感……一共有32个敏感期,但如果错过了就会失去一次训练的机会。

孩子胆小是感统失调吗,感统失调的孩子胆小内向(4)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会爬的时候就让孩子走;还没学会数字1-10就开始计算加减法,这些超前的训练就会影响孩子的感觉统合。

2、缺少自然游戏的刺激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电子产品吸引孩子,或者直接让孩子看电视、手机,以图省事。可孩子的眼睛跟不上闪频过快的节奏,就会导致视觉感觉失调。

3、保护过度

不给孩子探索机会,凡事包办,孩子的能力没有被反复刺激,自然就会停滞甚至倒退。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干预,6岁前效果更好,月龄越小越好。

孩子胆小是感统失调吗,感统失调的孩子胆小内向(5)

应该怎么做?

0-3岁:

要重视视听嗅味触的感官体验,并不是一遍遍教学孩子就能学会,最重要的是带孩子体验,只要不威胁到安全都可以。

一件事物从多维度观察,并进行简单描述,慢慢增加难度。

3-6岁

这阶段可以进行专项的感觉统合训练,参加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课程练习,制定周期性的计划,加强日常训练。

孩子胆小是感统失调吗,感统失调的孩子胆小内向(6)

6-12岁:

这可以称得上是弥补阶段,想缓解感觉统合失调时间会更久也更费心,父母要耐心并接纳孩子的现状,积极干预,才能让孩子独立适应社会生活。

感觉统合其实不难培养,小时候让孩子放开手脚不断探索,打开感官,拥抱生活,尽情体验就可以了,关键在于父母要多陪伴、多游戏,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快乐的童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