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23分
数学148分
外语142分
理科综合289分
总分702分!
2018年,当高考成绩公布时,
湖南师大附中1501班学生
冯睿杰以超高裸分成绩,
轻松挤入了全省前20名,
并成为裸分上700分
为数不多的一位考生。
数学成绩接近满分
“万万没想到。”当得知高考成绩时,冯睿杰淡定地用这五个字来形容。
他告诉记者,平时月考大约在660分至680分左右,这次考试算是超常发挥,数学更是创下了个人成绩最高分。
不仅高考成绩好,去年,冯睿杰还以优异成绩夺得了第11届IESO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地科”奥赛)金牌,成为湖南“地科”奥赛第一人,同时,中国代表队也以三金一银的好成绩首次在该项赛事中问鼎金牌。
冯睿杰说,自己一直非常向往北大,并计划报考计算机专业。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是一门有用的技术,能够辅助未来的工作。”
1岁起随父母远足在冯睿杰的家里有一幅中国地图,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小红旗。
冯睿杰的父亲说,“从1岁开始,我和爱人就有意识地带着睿杰远足,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在地图上贴一面小红旗。”如今,这幅地图上仅有4个省份空白。
父母的培养让冯睿杰从小就特别喜欢户外活动,加之母亲陈瑜对他阅读方面的培养,使他对探索大自然有着深厚的兴趣。
“从我懂事起,妈妈就每天陪我阅读,每个月带我去一趟图书馆,借够一个月要看的书。”
冯睿杰说,从中学开始,每年的寒暑假都由他安排全家人的出行计划,从景点到风土人情、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冯睿杰必须做一份详细的可行性出行方案,才能说服父母按他的路线行走,写攻略、订酒店、机票,也全由他独立完成。
“很多人都以为地球科学就是地理,其实不是的,地球科学让我们更加了解地球的奥秘。”冯睿杰说。
有一次,冯睿杰在看书时发现2000年是闰年,而1900年却不是闰年,这完全有悖于“四年一闰”的说法。
于是,他问父亲:“闰年四年一闰,为什么100年以后的整百不闰,到第400年又会是闰年?”父亲被他问得一头雾水,也不知如何解答。
之后父子俩查阅各种资料,还请教了母亲陈瑜所在高校的教授探寻答案。
“我没有什么可牛的”
“每次出去参赛回来,爸妈从不关注名次如何,一般只会问遇到了什么新鲜事,交到哪些新朋友。”冯睿杰炼就了一颗平常心,尽管载誉而归的他被冠以为国争光、母校骄傲的光环,他依然在回国后的第二天低调地和同学们一起迎接高三的月考。
“我没有什么可牛的,只是多了一点运气而已,我的同学中比我优秀的大有人在。”
冯睿杰的班主任黄赞评价他:“会学会玩,属于全面型和创新型结合的学生,有探究精神和思辩能力”。
高一时,冯睿杰参加英语配音大赛还获得过全国一等奖,在备战竞赛的过程中,他的考试成绩仍位居全年级第三。
虽是理科生,冯睿杰却爱读政治、历史方面的书藉,每天吃完中饭,他都会先翻阅班级订阅的各类报纸。
除此之外,电子琴、羽毛球、排球、素描也是他的爱好。
冯睿杰说,自己目前更关注接下来的高三生活,特别是明年的高考。对于将来,冯睿杰坦言地球科学领域只是他的一个选项,他愿意接受人生的多种可能。
寝室6人全考上了北大清华你以为师大附中的“学霸”只有冯睿杰?
错!
他1501班有个寝室6人全考上了北大清华!
“旷文宇、伍鸿天、马之远的高考成绩出来了。旷文宇652分、超理科一本线139分,被北京大学降一本线录取;伍鸿天665分、超理科一本线152分,马之远644分、超理科一本线131分,两人被清华大学降一本线录取。再加上已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的秦俊龙、刘翼维、刘立昊,我校1501班男生公寓224寝室的6位学生全部上了北大清华。”
2018年湖南学生高考成绩刚一揭晓,湖南师大附中校办主任莫晖向记者透露喜讯。
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湖南师大附中,采访到了这个寝室的寝室长旷文宇。
成功“秘诀”:回到寝室后的1时20分
17岁的旷文宇戴着黑框眼镜,长得斯文白净。他告诉记者,因为都喜欢化学奥赛,从高一下期开始,自己和秦俊龙、刘翼维、刘立昊、伍鸿天、马之远便是同寝室的室友。
“班级提供的是在班上学习的氛围,放学回寝之后靠的就是寝室的氛围了。因此,我倡议共同制订寝室公约,并自觉严格遵守。”旷文宇说。
他向记者展示了这份签有6个名字的寝室公约:
22:40下晚自习后的半个小时,可以干个人内务、聊天、吃零食,亦可把当天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一起讨论;
23:10之后,必须保持安静,认真自习,纪律要求和班上的晚自习一样严格;
0:00熄灭寝室的大灯,保证寝室成员的睡眠时间。
湖南师大附中1501班224寝室的6位学生和化学组教练蔡忠华老师(右)合影
这6位少年分别来自长沙、衡阳、岳阳等地,生活习惯原本大相径庭,但自从有了这个寝室公约,他们的学习、生活步调高度一致。“可别小看这寝室里的1时20分,同学们班级之外的学习进步,就是在这每天的1时20分积小成大。
每当蔡忠华老师向化学组布置一项统一的任务时,我们会在寝室里‘对坐刷题’,熄灯前不忘问对方进度如何。这也是224寝室成功的‘秘诀’”。旷文宇说。
保送北大的秦俊龙还入选了第50届IChO 中国代表队,于7月19日赴捷克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比赛。
减压“妙招”:麓山下湘江滨跃动青春
“千万别以为我们是只会读书的理科男,我们其实运动范十足,麓山下湘江滨都有我们运动的足迹。在灵秀的大自然中跃动青春,这也是我们的集体减压‘妙招’。”旷文宇笑着向记者描述了他印象中的“同室五小只”。
秦俊龙身体灵活,一直在化学组的乒乓球桌前称霸,岳麓山上也经常会出现他骑山地车的身影,思维非常活跃,对有机反应的理解更加独特;
刘翼维在篮球场上游刃有余,超强的运动能力使得他拥有超快的动手能力,经常第一个做完蔡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
刘立昊最喜欢的运动是排球,性格沉着冷静,阳光的心态,使得他在寝室里常常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围着教学楼一圈又一圈地跑步,是伍鸿天的最爱,他还经常利用强大的数学功底推导和研究一些化学公式,并且把研究成果分享到化学组的交流墙上;
马之远的运动身影则常常出现在羽毛球场上,化学组每一次外出学习,他永远是最热心最主动帮助他人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