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坪·泉交河
广东有个番禺,过去是个县,现在是广州市的一个区。此“番”读pān,当姓时“番”也这样读。但在其他场合,这个字读fān。“番”字代表一种语音现象:地名和姓氏保留古音的不少。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一个广东籍的足球明星容志行。因为粤语读“行走”的“行”为háng(他们讲“走路”为“行路”),结果中央电视台宋世雄解说比赛时也念为“容志háng”。粤方言与客家话除了像其他地方一样在地名、姓氏中保留古音,其他词汇里也保留有不少古音,“行”为一例。
湘方言里,有部分地名里的“江”读gāong,是保留的古音。如长沙县有一个镇叫江背,他们读“gāong背”;益阳城区有个地名叫“江家坪”,桃江有个“石牛江”,安化有个地名“边江”……其中的“江”也读“gāong”。邵阳人也保留了“江”的古音,但他们不当地名,只用于命名水。可以断定,他们没有念“江”姓为“gāong”的历史。邵阳人眼中比溪大、比河小的水流谓“江”,如资江在他们那里是最大的水流,就称呼为“资江河”或“资水”,不直接称“资江”。这里透露一个信息,“资江”虽是在邵阳命的名,但命名者极有可能不是邵阳人。
“江家坪”这样读,一者说明它是一个有年头的地名,二者表明在起这个地名时,作为姓的“江”当时当地人也读gāong。
普通话“讲”与“江”同音(不同调),益阳人将讲话的“讲”读成gaong(五声),同样是古音。
赫山区有个“泉交河(镇)”,口语念为“年家河”。它与“茈湖口”相呼应,也为古音遗存。现在益阳人读“泉”为lián,与连、联、钱等字读得一样。其中与“钱”读得一样,有上古来历。古代钱币称为泉。古时“泉”就读lián,只是在这个地名里益阳人将它重读为nián(如年、严、阎)了。而且,因为益阳人不习惯发普通话之“泉”音,与它同音的全、权、拳、诠等字都读了别的音。至于“交”读成“家”,先是声母j读为g,益阳话中的“交”白读就如“高”(如“茭白”读如“高包”),然后,略微变化“交(高)”音,听起来就成了“家”(gā)。
面对这些古音地名,我们须记住,日常可按土音读,字却要知道是哪个常见的字。比如江家坪,就不能写为“光家坪”或“官家坪”。
叶永烈在《历史选择了*》里,讲到“井冈山”之名的来历。其实,“井冈山”应写为“井江山”。井冈山的“井”指泉水,山上有五处泉水,各自形成一个村落。且有一条溪流贯穿,叫“井江”,山就是因这条江而名。只因当地人读“江”如“岗”,来这里革命的人们将它写成了“井岗山(后来“岗”简化为“冈”)”。井冈山位于江西吉安地区,湖南尤其是益阳以吉安移民的比率最高,保留地名里“江”的古音,是正常的。
讲开一点。以“工”为声旁的字,现在字典标注着三种读音:扛、杠、缸、肛等字读gang;红、虹、讧等字读hong;工、功、攻、红(女红)、巩、汞、贡等字读gong。都有古汉语或方言来源。虹,普通话读hóng,而益阳话的白读音为gáong,与“杠”字同音,属于保留下来的古音。
(感谢唐宋轩宋喜梅女士对本期视频场地、字幕的支持)
主讲人简介:
谢国芳,益阳沅江人,益阳日报社高级编辑、益阳市首届优秀社科专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其方言研究专著《益阳方言寻根说字》为益阳市社科重点项目,获益阳市社科成果特等奖、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策划:邢玲
执行:杨玉菡
制作:湖南日报社益阳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