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有前途吗,学生命科学有前途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3-02-22 21:18:24

人口问题无论是对国家还是每个家庭,都是关系非常大的事情。如果说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这个结果不改变,都不需要美国贸易战。联合国测算,30年以后,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1/3。总和生育率只有1,国家谈何发展。所以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是有责任的,就是把这个事情告诉大家。

公共政策是怎么形成的?我原来在国务院参与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制定其实很简单。它首先是基于科研,然后形成社会共识。公共政策很难去大幅超前,所以说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就有责任让这些专业领域的常识尽快变成社会共识,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最近呼吁一件事,引发了一些争议,把法定结婚年龄再降到18岁,微博成了热搜第一,引发网上一片讨论。有骂的,也有支持的。但再过三五年,大家就会觉得这是常识,这就是我们的贡献。

生命科学有前途吗,学生命科学有前途吗(17)

尹烨: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科学跟教育是在一起的,技术跟产业是在一起的。技术在过去我们叫异想天开,在今天咱们叫勉为其难,明天就叫习以为常。等到习以为常的时候就没机会了。

就跟您刚才讲的是一样的,如果说真的什么都不改变,到了深度老龄化时再想,连能生育的足够人口都没有,怎么解决呢?可能就真的是为时已晚。

我稍微补充一点,刚才讲到辅助生殖这个问题。首先我是特别赞同冻卵的,包括冻胚。我更想提的一句话是要冻精。为什么要提冻精呢?我一直半开玩笑地讲,其实可能对一个民族人口质量有重大危害的,就是我们这些仍有生育能力的老男人,我加个“老”字。咱们如果发火,得病或衰老,我们的精子是会累积一些有害突变或者是甲基化标记的。

生命科学有前途吗,学生命科学有前途吗(18)

像北欧现在女性比男性的结婚年龄要大,中国这个比例据说也在大幅度提升。其实我觉得从男女平等的角度来看,确实这几年中国女性各方面的进步要比男的表现的更突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两性平等的角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大五岁来讲,各位男同胞真的要想同年同月同日死,还真得找一个可能比您大五岁的老婆。这可能未来也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生命科学有前途吗,学生命科学有前途吗(19)

乐观:多巴胺与内啡肽

任泽平:刚才你讲的长寿的秘诀,第一是乐观,第二个是终身劳作。那么怎么才能乐观呢?有一次我看过一个paper,有三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他们研究发现乐观是长寿的秘诀。大部分疾病都跟抑郁有关。抑郁会产生一种对人体极为有害的物质。

这方面我是外行,但给您抛个引子,在您看来,怎么才能乐观?为什么乐观让人长寿,它背后的机理是什么?

尹烨:其实我们先把它拆开讲。我们一个人,有三十到四十万亿个细胞。现在我们彼此在沟通,在交流,但是咱俩每说一句话,几百万个细胞就死了。同样的,几百万的细胞也新生了,这一刻你的新陈代谢是在大幅度发生。所以不光是说你好不好,是你的细胞也要好。有的时候你吃的挺好,但为什么感觉这个胃很难受呢?因为那个细胞不爽。所以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怎么让你身体尽可能多的细胞处于一个良好状态,细胞健康。要稍微从微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么去理解的话,不管是抑郁或者说负面情绪,它带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这种强压力下会产生慢性炎症。发炎是一个人体正常的一种功能。发烧就是发炎。我们有的时候被细菌感染,红肿胀这些都是发炎。短期的发炎是保护你,长期的发炎就是消耗你。相当于一直有一个事情,你搞不定它。那慢慢的这种积累,细胞不好好活,可能就导致最典型的比如说糖尿病,比如说慢性的疼痛,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包括肠道菌群紊乱。还有最麻烦的,癌症。

刚才说的这一切都是期望你不要长期的处于一种慢性炎症或者是亚健康的状态。焦虑、抑郁、躁狂,甚至有些人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互相紊乱等等。这一切,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前两天星云大师刚刚离我们而去,他其实也给大家讲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其实我们每一天对万事万物应该是放下的状态。您刚才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激素:多巴胺。

生命科学有前途吗,学生命科学有前途吗(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