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奖金风波
【轧板厂】
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大浪汹涌澎湃不可阻挡。工厂更是改革开放的中心地带。干好干坏一个样,已经被多劳多得所取代,被视为资产阶级洪水猛兽的奖金,再一次地回到了工厂里面。工厂里面的巨大变化,开始猛烈地冲击到学校读书的我们。
同学们议论纷纷,特别第二集团的学生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经过二年的学习,社会上对工农兵学员和所谓的7.21职工大学基本上都是负评价了。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负能量。再说了继续待在这里,能学的都是一些不过如此了,与其在这里混日子,不如回到厂里大干一番,毕竟经过文化大革命多少年的没有涨工资了,奖金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
首先得提出我要回工厂是张班长,这不仅是我们的一帮同学大吃一惊,学校方面的也是始料未及。虽然职工大学已经没有二年前那么风光一时,学校方面还是希望能够善始善终。所以学校对张班长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希望张班长能够回心转意,带领全班同学站好最后一班岗。
不料张班长去意已决,不管学校怎么说,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过了几天张班长径直回厂拜拜了您。应该说张班长的这个决定是对的。张班长回厂以后,没有过多久,就担任了三千人的工厂的设备科长,一点不比当时在职工大学苟延残踹的同学差。这说明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对的。
张班长的离开,给学校给同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在第二集团和第三集团中间,因为听课听不懂,“与其这里胡乱杵,不如回家种红薯”。好像还有好几个同学都想回去,最后好像是以为戴同学来了一个胜利大逃亡。
张班长的回归,给我们班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了继续,因为学都学了二年了,回去算什么?很多的结果都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第二十四节 跟上站稳
在刚进职工大学的时候,作为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俺,开始全完是两眼一码黑,根本就听不懂。作业拿到手之后,不知道在哪里下叉叉,六年的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是一个巨大的坑。
作为只能随大流的俺,现在的大流就是要学习啊,再大的坑也要往里面跳啊,学习初中高中的文化,谁叫俺们哪一个大好的青春年华都修地球去了,都学《反杜林论》去了,其实就是俺们到了工厂之后,业余时间还是蛮多的,但是当时的大流就是学习无用论,要革命,要反修防修,世界人民正在受苦,我们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学习马列经典著作,要解放全人类。所以作为一个随大流的俺,这一些都基本做到了,不怕苦不怕累,加班连班,学习技术,尊敬师傅。但是就是没有想过要系统学学初中高中的文化课。
到了职工大学以后,风云变换了,现在需要学习初等数学、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看见第一集团的同学们游刃有余,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当时的职工大学里面,还有政治学习,什么抓钢治国,但是成绩好的哥们根本就不屌这一套,抓紧时间看自己的书,整自己的作业。俺这一枚时代青年,满脑瓜子还是比较左的。看见政治学习这么不受到待见,心里面酸不辣鸡嘀嘀咕咕的。
看不惯这好,看得惯也好,学生以学为主。听懂课,能够完成作业才是正道。时代的转型总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慢慢跟吧。学问,学问就是不耻下问,白天课程完了之后,晚上回家再慢慢体会了解。这样慢慢跟了一年之后,俺也适应了学习的过程,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都是在第二集团之间打转,不懂就问,不会就问,慢慢的有第三集团升级到了第二集团,在第二集团中间站稳了了脚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心情也快乐很多。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要适应变化的世界,而不是变化的世界适应你。不要真把自己当一个接班人,当一个只有解放全世界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你就是你,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他关你屁事。就像以前有一首歌里面唱,我爱我的台湾啊,台湾是我家乡,过去的日子不自由,如今更苦难。
俺一直相信俺们要去解救他们,俺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结果不久,八十年代人家台湾同胞回来探亲,一个个穿金戴银,手提四喇叭立体声收录机。俺这个要去解救他们的却是只有38元工资,穷得叮叮当,俺嗨了去了。
第二十五节 留校风波
职工大学读书到了三年,也就是1979年,当时改革开放更加汹涌彭拜,文教战线的改革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文化大革命以前的知识分子受到了国家的充分的重视,臭老九、右派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学校迎来了第一届的通过高考进来的大学生,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当然工农兵学员的风光不在,更加不堪,所有的大学恨不得将这一帮学生通通赶出学校的大门。
这个世界的变换太快,城头变幻大王旗啊。职工大学当局当然也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因为社会上的公知就是所谓7.21工人大学生比工农兵学员还要差。当时所有的大学都是叫嚣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这一帮家伙差的就是基础教育。
职工大学为了迎接潮流,也准备给我们这一届的学生增加半年到一年的基础课授课时间,主要是高中的基础知识。方案一出台,受到了95%的同学强烈反对。还真把自己当一根葱?正规大学强调基础教育完全是正确的。职工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东施效颦效仿正规大学,只能是适得其反。不少的学生正在扳指头算日子,准备早日回到工厂里面,拿奖金,升工资施展一番手脚。
一颗增加基础教育课程的炸弹爆炸的硝烟还没有散去,第二课炸弹接踵而来。职工大学领导有一天牛逼哄哄宣布:为了进一步办好某钢职工大学,本校准备在优异的毕业生当中,选拔一批同学留校当老师。这绝对是一颗重磅炸弹,一经宣布,冲击波顿时秒*人无数。
学校和工厂相比,学校的条件和舒适度肯定要大大地超过工厂。学校在后方,办公地方安静舒适,没有噪音和粉尘。工厂在前方。工厂回去以后,就是当工人,工作环境是油麻地三尺,铁屑遍地飞,粉尘如雨下,必须穿工作服和工作鞋。这还是某钢的工作环境比较好的机械加工工厂。
所以留校的通知一出,受到了第一集团的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因为他们是最符合这个条件的。立刻课场变战场,留校淮海战役正式开打。我们第二集团的学生们。对留校不是很感兴趣,再说了俺们这一帮人多是学校的刺头儿,学校还会要你留校?拉倒吧。
经过几番的激烈的角逐,留校的名单渐渐露出了面目,他们的名字是:付同学、赵同学、周同学。男生里面比较奇怪,真正的顶端的高手徐同学、李同学并没有留校。而是几个跨界的学生留校了。所谓跨界就是本身的文化学习并不是很好,而是一些有一些特长。其中有一个叫姚同学的同学,是某钢矿山推荐来上学,因为其人有美术的特长的也留校了,这是我们一些局外的人万万没有料想到。
还有一个同学就是张同学天天给我们讲,留校没有意思,大老爷们留什么校?结果名单一出来,这个天天说不留校,留校木意思的家伙,居然榜上有名,真把我们看得一愣一愣的,没有最会忽悠的,只有更会忽悠的。留校当然好,但是工厂的战场就是在前线,后来的职工大学的有一点作为的学生,还都是在工厂的学生,各领风*数十年吧。
第 二十六节 毕业
我就这样在职工大学里面混了三年,到了毕业的时候。毕业就要搞毕业设计。当时的毕业设计是由专业课老师,曾老师等人负责主持。科目就是C630车床的床头箱改造设计。难度还是有一点的,工作量也不小。这个也是职工大学学生的强项。经过二个月的努力,大功告成。
某钢职工大学全日制的三个班学生毕业,是职工大学的意见大事。毕业答辩会搞得庄严隆重。俺们还没有见过这个阵仗,心里不由得打鼓。几个平时嘴巴利索的兄弟,上台之后结结巴巴的,幸好毕业答辩的主持人都是专业课老师,知道怎么因势利导,大家伙也很快过关。还有几位同学没有通过毕业答辩,学校给出了的决定,不予颁发毕业证。
1979年7月20日,也就是今天吧,当年在风景秀丽的东湖风景区,同学们筹钱吃了一顿散伙饭,人均一块大洋。
三年的某钢职工大学的学习生涯,到此正式结束。各回各的家,各找各的妈。职工大学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管怎么样?让你有机会接受再教育,重温自己的初中高中和大学教育。让你的人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生,还带工资来学习,应该说一声谢谢。
第二十七节 文凭不承认,领导问你们职工大学毕业生敢和工农兵学员一起参加职称资格考试吗?我们回答是英雄是好汉?那就比比看。结果你猜是什么?俺的高等数学在200余人的考试获得了100分。怎么样?
也许大家要问:你为什么尽整一些风波,这个波那个波,现在还出了一个余波。不余波米有办法啊。我们这一帮同学回厂之后,很多同学都到了技术员的岗位,1980年武汉钢铁公司开始了职称评定,职工大学毕业生的文凭怎么处理?就是一个分水岭。
最后某钢评定职称的组织部宣布:职工大学不是国家的正规的院校,其毕业文凭不予承认。这又是一个炸弹,把150个职工大学毕业生,包含已经留校当老师的一帮人,搞了一个七晕八素,稀里哗啦。
不承认职工大学的文凭,你一帮在职工大学教书的老师,算一个什么货色?没有文凭还能当老师?是不是都把自己当成华罗庚了?文凭不承认,已经到技术岗位的学生,就不能评职称,不能评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
没有大专的文凭,当时的提干部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大专文凭,没有文凭再有本事也啥都不是一个,什么科长想都不要想,厂长基本就是一个伟大的梦想。这已经影响到了职工大学毕业生的生存了。
职工大学是谁办的?不就是你某钢办的吗?你学三年是什么教育,是学历教育还是技能教育?谁见过三年的技能教育?明明就是当年好大喜功,要搞学历教育,现在看见风向变了,就像当缩头乌龟。
共同的利益,让职工大学的毕业生团结到一起来,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职工大学是某钢办的,我们学习三年,一定要一个说法,一时间同学之间的纷纷串联,机床工具班也没有所谓的第一、第二之分,就剩下一个群了,某钢职工大学毕业生群。
不管是职工大学当老师的,还是已经成为车间主任,前途无限量的,还是正在技术岗位挣扎的技术员,,或者是继续当工人的同学,大家集思广益,动员本身的社会资源和关系。负责找有关的领导,表达我们的意见。
我们的要求收到了时任公司副总胡总的接见,胡总见了我们说:工农兵学员虽然国家承认学历,但是我们武钢还要对其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不要。你们职工大学应该是比工农兵学员更差,考试认定资格你们敢参加吗?意思就是说你们一帮瘪犊子,有这个能耐吗?
我们大家异口同声说:我们愿意和工农兵学员在一个同等条件下进行考试,我们要是不合格,今后再不来麻烦胡总。愿赌服输,如果我们职工大学的毕业生参加考试不合格,我 们认了。
最后某钢机械厂所有的职工大学的毕业生都参加了厂里组织的职称考试,考试的题目就是高等数学和英语。为了让所有工农兵学员和职工大学认真复习考试,工厂专门组织了复习班,时间三个月。猜猜考试的结果是什么?我这个在职工大学里面一般般的毕业生,高等数学居然考试了100分,全厂将近一百多名的工农兵学员当中俺是独占鳌头。怎么样?
三个月以后,同学内部消息得知公司已经准备在内部解决问题。果然不就公司正式发了一个文件,文件大意就是76届职工大学三年全脱产毕业生,公司内部承认大专,但是要严格考核,量才录用...得了。
我们这次文凭获得公司内部的认可,职工大学的同学多多少少都有所获益。俺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都是这样。但是连续三个月搞运动,时有请假,单位的也是有意见。再说了找领导讨说法,用脸去贴人家的屁股,那尼玛不是一个人*活儿。以后我再碰见找人要说法的事情是绝不不沾边。
一次区园林局收回一批商户的租房,商户损失不小,一帮人闹哄弄的要去找园林局讨要说法,俺在旁边多了一句嘴,你们应该如如此如此……。商户一看俺说的有道理,要我也一块去,我只笑了一下。
第二次就是世界500强的武钢当年准备减配退休职工的医疗待遇,激起了数万退休职工的愤怒,一时间烽烟滚滚吼声急,大地微微串联飞,很多人武钢的退休职工四处串联,准备找公司领导要说法。有人找到我,因为我也是退休职工了,我只说了四个字:恭喜发财。
第二十八节 职工大学人物谱
职工大学76年入学的一共有三个班,貌似本班的人员出息大一些。下面俺就来说道说道。
第一:学术型的人才:
前面说过本班的黄同学在1977年考上焦作矿业学院,本班毕业以后,分配到了某钢矿山公司,正当大家议论纷纷说考一个大学不错,分配却到了矿山不怎样,为黄同学鸣不平的时候,黄同学一举考上硕士研究生,再次拜拜武钢,而后考取德意志联邦大学的博士,最后夫妻双双到德并定居。
第二个就是本班的同学,职工大学毕业之后回到武钢冶金炉厂,没有几年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法国大学博士生,在法国大学几年以后,被作为优秀的海归人员,被航天航空大学收其麾下,是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导师、教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该是相当牛逼了吧。
第三个就是武钢内部的杰出工程技术人员了。前面说过当年第二集团学生,参加高考没有录取的俞同学,职工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工厂,一条道走到黑,终于收获颇丰,除了当上工厂的设备课科长之外,还被某钢集团公司评为某钢轧板厂首席工程师,首席的补贴是一年人民币十二万大洋。杰出人才啊,也是职工大学的牛逼啊!
第四个是一位58年参加工作的陈同学,58年参加工作的同学到职工大学来学习是相当困难的,但是陈同学回到工厂之后,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并和具体的生产实际结合的,发扬动脑筋肯吃苦的革命精神。引进了组合夹具到机械加工。使得机械加工的夹具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被破格评为某钢集团的高级工程师。(集团公司的劳动模范我们在这里就不说了)
其他的小打小敲的什么这个奖,那个奖就不在这里说了。
第二十九节 官员情况
本来某钢是一个企业,只有管理干部没有官员,但是实际上你懂的,武钢是定位是副部级的机构,那就是有官员。本班毕业生当中最大的一个官员相当是正处级的厂长,另外还有副厂长的二位同学。算得上是马马虎虎的吧?至于科长之类的,就有一大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