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认同是指,五个认同有哪些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3-04-15 18:01:11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即1 5 1,一条主线就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五项任务就是全面落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五项任务。一个保证就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是指什么?

答: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5.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各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6.中华民族历史观“四个共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7.“五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8.马克思主义“五观”是什么?

答: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9.党的民族工作的“四个关系”是指什么?

答: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10.如何理解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答: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增进共同性,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尊重差异性,要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共同性是主导,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保护差异,但不能固化强化其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

11.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答: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2.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答: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13.如何理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答:物质和精神相辅相成。既要做好“管肚子”工作,又要做好“管脑子”工作,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14.民族工作主题是什么?

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5.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什么?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16.我们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17.维护民族团结“两多两坚决”的内容是什么?

答: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坚决不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多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坚决不做。

18.民族团结的“四个人人”是指什么?

答: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

19.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三交”是哪些内容?

答: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20.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什么?

答: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1.五个互嵌是指什么?

答:逐步由空间互嵌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互嵌,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22.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与各民族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2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以什么为主线?

答: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24.“三个意识”的内容是什么?

答: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25.坚定“四个自信”的内容是什么?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8.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9.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什么?

答: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1.当代民族问题具有哪五个特性?

答: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

32.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什么?

答: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3.民族工作中的“六个相互”内容是指什么?

答: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34.中华文化符号或中华民族形象有哪些?

答:在全社会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征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有国画、剪纸、华表、中国结、京剧脸谱、红灯笼、武术、汉服等。

3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二、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三、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四、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五、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六、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6.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什么规划中?

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实施,使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体现在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中,体现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

37.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38.对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是什么?

答: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39.民族工作和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40.民族团结重在做好什么?

答:做好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41.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什么?

答: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42.新疆最长远的问题是什么?

答:**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

43.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治疆方略是什么?

答: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4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建设内容是什么?

答: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45.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是什么?

答: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46.民族地区好干部要做到哪“四个特别”?

答: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

47.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要求是什么?

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4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范区创建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分别是什么时间实施的?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49.国家民委提出的“三项计划”是指什么?

答:“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50.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十一进”是指什么?

答: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军(警)营、进网络空间、进景区、进窗口单位、进其他社会组织。

五个认同是指,五个认同有哪些(5)

五个认同是指,五个认同有哪些(6)

五个认同是指,五个认同有哪些(7)

中共哈密市伊州区委统战部 供稿

五个认同是指,五个认同有哪些(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