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你离财务自由还有多远?
从古至今,大部分人都渴望功成名就,都努力想成为“躺赢”的那个。我相信看我这本书的人也都是渴望赚大钱的。但是我想提出几个问题:你觉得赚多少钱算是成功?你想过你到底要赚多少钱吗?你认为有多少钱才能算财务自由?这三个问题就像是“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要走向何方?”一样,直击灵魂!
我这些年一直在创业做项目,会接触形形色色的朋友,我也经常会问他们这几个问题。但是我惊讶地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都只知道要努力、要赚钱,但是终点在哪里?阶段性驿站在哪里?根本就没有思考过!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就好比一个跑步运动员一直不停地在跑步,然而却没有明确的终点和方向一样。再健硕的身体也会因为目标的不明确而变得疲惫不堪!
这时有的朋友或许会说:“我现在才刚毕业,我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我一个月才拿到几千块的工资,我这个时候就开始思考财务自由这个问题是不是太扯了?”我觉得,凡成大事者,必谋事于前!一定要在刚起步的时候就把后面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规划好。哪怕在行进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改目标都没有问题!
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历史,因为看多了历史就会发现,不管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最终发展的好坏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新中国刚成立没几年,全国老百姓温饱问题都没有全部解决,中央就坚定开始搞核弹、搞基础工业。这些都是要花大钱的,但是到现在看就是非常值得的!
我从2013年创业到现在,转眼间已过去了多年!多年的打拼逐渐积累起来了财富,我在2018年的时候在个人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状态,说:“创业这些年没日没夜地干,终于实现了人生的财务自由,可以给自己放几年假了!”收到了很多点赞和恭喜,也有不少朋友猜测我赚了几千万、几个亿或几十个亿,说什么数字的都有。
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他大学毕业后去了腾讯公司当产品经理,现在在今日头条做项目,非常优秀。我就问他觉得赚多少钱对他来说才算是财务自由了,没想到他一下子就懵了,他说至少也得1个亿吧。
其实,财务自由真的不一定非要有1个亿,1个亿的数字也并不绝对代表什么。
那到底怎么样才算是财务自由呢?我觉得吧,应该是你在完全不用工作的情况下,你的被动收入能够完全支撑你的日常开支,并且你拥有一笔绝对安全的财富存款,足以助你应对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健康问题。我问我的朋友:“你觉得你每个月需要多少钱,就能让你生活得非常滋润、非常满意?当然黄赌毒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咱们就都一律过滤了!要是沾上了赌博之类的,纵然有几百亿也会败光光的!”他说:“我在上海,不算房租房贷的话,每个月有个两三万花就非常舒服了!”我说:“那就算一个月3万,一年就是36万,我们按照比较保守的理财方式以5%的年化收益率来算,那么就只需要在银行存720万,就足够你财务自由了!”
一般来说银行存款利息率较低,2~4个点都有,期限越长,利息越高。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为2个点出头。银行短期理财4个点左右,1年左右的银行理财5个点左右。工商、建设、农业之类的大行的利息普遍低于浙商之类的中型银行的利息。往上就是银行代销的信托公司的地产信托,1年期6个点左右,2年七八个点左右。再往上就是大金融公司旗下的P2P平台,利息率一般9个点左右。基金、股票、黄金之类的都是有盈有亏的,不同的风险等级会对应不同的收益率。
我上面说的5%的利息采用的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一般用于银行间拆借市场、补充存款或者银行自有的项目,相对来说风险较低,因为在中国,银行直接*的可能性比较低。所以我按照5个点来计算,是比较保守的。
如果加上买一套125平左右的房子,按照8万一平方米的房价计算,只需要1000万。关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我想,如果有720万的银行存款,哪怕是生大病要做手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这样的话就算出来了,我那个朋友,在上海,只要赚到1720万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而不是他说的要1个亿!1个亿的资产,1...
如果不是上海,是一个房价比较合理的二三线城市,例如2万的房价,125平方米的房子只需要250万。假设每个月利息收入2万,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对应存款是480万。也就是说,在一个房价2万的二三线城市,一共只要赚到730万就足以财务自由了!当然,大家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每个城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消费习惯和标准也不尽相同,我建议大家可以按照我的算法自行测算。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在不疯狂买奢侈品,不盲目攀比的情况下,财务自由根本用不了几个亿、几十亿,能赚到1000万左右就差不多了!“财务自由”这个让每个人神往的目标其实落实到实际层面上,也并不是这么的遥不可及呀!只要大家看准机会拼命努力,几年时间就实现了!我个人也是这么过来的,当然啦,我对财务自由的标准可能会稍微再高一点,这一点也是因人而异的。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一部分朋友看了会开始冷笑:“我一个月才赚几千块钱,你跟我说要赚几百万上千万?你逗我呢?”我想说的是,真的不要觉得赚几百万是很难的事情!每个人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我创业六七年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我曾经也是跟你们处于一样的阶段呀!2010年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在肯德基打工一年,每个小时6块钱的工资!刚毕业的时候,我的工资不过6500元!我也是做了多个项目,摸爬滚打后,才开始赚小钱。我是白手起家,也有过失败落魄的时候,但是所有的过程都是积累,积累到一定阶段后抓住一两个项目,一下就能实现财务自由。我是这么过来的,很多人也是!
我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吹牛,吹牛有什么用呢?有的人崇拜你,有的人骂你,有什么意义呢?当经历过之后,会发现那些都是浮云。我写下这么多文字,一是为了记载我每一个阶段的思考,二是为了结识一些同样有梦想、正能量的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赚多少钱才算财务自由?我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带着目标看现状,明确方向再起航,事半功倍!不要觉得未来遥不可及,你已经在路上了!
第二节 经济形势到底是好是坏?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国家大势总是深深牵系着个体的命运,少有人能逆势成王。中国现在活跃在企业家群体中最牛的那一帮人,往往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创业教父柳传志、地产巨头万科的王石、培训鼻祖新东方的俞敏洪等等,都是抓住巨大的时代机遇顺势而起的!再说到大家现在非常熟悉的互联网,现在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合称)都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起来的,再到2013年之后,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了,今日头条崛起。
我个人于2014年大学毕业,从2013年就开始创业,做过各种大大小小的互联网项目。2013年之前,大部分人都用电脑上网,智能手机还没有完全普及开来。2013年之后,伴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机遇来了,大量的流量从PC端流向手机端,每年产生了大量的增量市场。到了2018年底,我个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产业机遇期差不多结束了,因为中国该用智能手机的基本都用上了,流量红利也消失了。但是,2013年到2018年这5年时间,给了我们大量的机会!我个人真的非常感激这个时代,我正是在这几年中抓住了多个机会,实现了财务自由。所以说,很多时候个人的命运是跟国家、产业命运息息相关的!
当然了,有一个观点需要明确,就是行动得恰到时机,太早太晚都不行!就跟小青年谈恋爱一样,两个人认识早了可能没感觉,认识晚了可能错过了,得在不早不晚的时候结识,才能造就佳话!这在爱情中叫缘分,在事业中叫运气。其实少有人知道,国内最早的电商网站其实不是阿里巴巴、不是淘宝,在淘宝之前早有了好多个大大小小的购物网站。只不过那些购物网站出现得太早了,太超前了,而那个时候的基础设施、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淘宝的出现就是恰到好处的,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前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平台会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成王败寇自古如此!其实从个人能力或者团队能力上来说,淘宝之前的那些人就一定不如淘宝的创业团队吗?不一定的!
国家的大势、产业的发展毫无疑问会给广大有志创业的人带来巨大的机会!每一个产业机会都会造福一帮人!这也是大家这么关注国家经济形势的原因。不管是国家高层领导,还是大大小小的企业家,或是正在苦苦打工但怀揣创业梦想的人,都在关心国家经济走势,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那么问题就来了,接下来几年中国经济形势到底好不好呢?
2018年,美团创始人王兴发布了一条状态:“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这条状态瞬间在各个圈子里被疯狂转发,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似乎在寻找一种认同,一种自己跟大佬有一致看法的归属感。另一件事在2018年底的时候疯狂发酵,杭州有赞公司决定将工作时间调整为早上9点半到晚上9点,正式开启“996”模式。大量的人都将其转发到朋友圈,声讨有赞公司没有节操,以及工作压力大,经济形势不好之类的。再加上中美贸易战,直接导致大部分人唱衰中国经济。中美贸易战、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各大公司裁员等似乎都是不好的现象。但是,中国经济真的就不行了吗?市场上的机会真的就像舆论说的那样不堪了吗?不是的!一定不是的!我觉得,大家一定要独立地去思考问题,不能人云亦云。或者说,要主动去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你在后面自己创业的时候才有更大的可能性去赢。
下面我就讲讲我自己的看法,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第一,不要把某个产业的兴衰当成经济的兴衰,个别产业不能代表总体经济!
很多人往往会把自己所处的行业的兴衰等同于整个经济形势的好与坏,这样是不理性的!改革开放早期,主要是发展纺织、染料、服装等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低科技含量的产业,后来这些产业不行了,并不是国家经济不行了,而是其他产业起来了!
第二,中国经济不是不行,而是产业升级、稳步发展!
有人说,为什么早期的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行了,是产业自然规律吗?不是的,是国家有意为之!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污染严重,累死累活搞得环境恶化,还引发一堆社会问题,也赚不了几个钱,当国家有更好的产业选项的时候,当然要把落后产业淘汰掉。我是浙江宁波人,我们这里以前有一个产业,就是蔺草加工。蔺草是制作草席的材料,大家都知道日本人都是席地而坐的,他们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成品草席。蔺草长成之后收割完,送到宁波的草席加工厂,经烘干、合成等一整套不算复杂的流程制成草席,然后出口到日本。宁波很多老板是靠这个产业发家的,但是这个产业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制造过程中粉尘现象非常严重,大量工人都因此患上职业病——尘肺病,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所以,后来有了更好的制造业,比如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等,出于环保的考虑,原来的产业就被淘汰了。当然,需求永远都在,现在整个产业已经转移去了东南亚。所以说,这是经济不行了吗?是国家已经完成了一个阶段的积累,部分产业已经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是时候淘汰了。
过去几年,最有红利的产业是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之类,但是接下来几年,智能制造、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芯片制造等将会是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产业,也是未来的创业机会!
所以,不是经济不行了,而是你所在的产业落后了,国家要产业升级,并逐步向发达国家经济体靠近了。
第三,不要把企业的成败、创业项目的成败等同于行业的好坏!
虽然中国这些年有非常多的机会,但是具体到创业本身,一直以来都是不容易的。任何时代都有机会,但是任何一个创业项目都不容易。很多人都去创业,自然会有一批人失败,一批企业*。企业失败的原因就非常多了,如个人能力、资源人脉、员工管理等等,但企业的发展绝对不能等同于行业和经济形势!
那么,那些说经济形势不行的人,真的是糊涂吗?我相信很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说着说着就真的糊涂了。
在企业家、创业经济圈里说经济不行的人可能会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自身所在产业属于落后产业,即将被国家淘汰,多少带着些抱怨和情绪。
身处这些行业的人往往会带有情绪,我们听听就好,一定要理性!
这里我想补充一个观点,我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只要能抓住一个产业机会,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国家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赚到了几千万甚至上亿,这种事情在我们浙江太常见了!有一小部分特别厉害的人,会在这个产业不行的时候成功转型,加入下一个优质产业。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逐渐被淘汰了,于是有的人就开始抱怨。我觉得,创业者要主动树立良好心态。只要抓住一次产业机会,赚够钱就可以了,后面可以做投资,可以休息。*无穷无尽,每个人的福报可能是有限的。创业者一定要有较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更稳。
第二类:创业不成功的人,找点借口安慰自己或者找回点面子。
因为我自己就是创业者,所以在这一点上还是非常有感触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真的一个项目没做起来,终归是非常沮丧的,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盯着,多少有点没面子!不仅是创业,很多人在职场上刚起步或者发展不顺的时候,讲讲是经济形势的原因,而不是自己能力的原因,多少能找回点慰藉!不是吗?
第三类:拿了投资人的钱的项目,说经济形势不好,多少能缓解一下来自投资人或者资本市场的压力。
我个人比较喜欢做一些低成本、低风险、高现金流的项目,当然,这些项目往往没有太大的资本故事,基本上纯粹是做生意赚钱。但是也有很多人心比较大,会喜欢去做一些有资本故事的项目,而这类项目往往前期是亏钱的,是需要以烧钱来快速做出规模,然后上市套现的。所以就需要一轮一轮的投资,投资基金把钱投进去,自然会对被投企业有业绩增长的要求。被投企业的创始人往往背负着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有时候吐槽经济形势不好,多少能缓解一下来自投资人的压力。这个观点有些没有创业的朋友不一定能有深刻感触,但是很多跟我一样一直在创业路上的朋友相信能够感同身受,毕竟资本市场是非常血腥和残酷的!
第四类:老板说经济形势不好,方便裁员,避免企业和雇员之间的矛盾。
裁员年年有,并不稀罕。有的时候是因为某些员工的个人能力实在是培养不起来了,有的是因为企业发展确实不顺,企业以各种原因裁员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有的企业老板为了避免跟员工之间产生较大的矛盾和冲突,会以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为由,表示自己很无奈,往往能有效避免企业和雇员之间的矛盾,让裁员变得顺畅!
第五类:广大“吃瓜群众”。
现实生活跟网络世界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由于在网络世界里,很多时候是可以匿名的,所以大量的“键盘侠”和“吃瓜群众”就产生了。大家热衷于讨论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但很多时候这些言论是片面的,并没有经过深度辩证思考。
换个角度看,有差的产业就一定有好的产业,有要被淘汰的行业就一定有被国家需要和扶持的行业!真正好的产业从业者们不会说经济形势多么多么好,真正赚大钱的老板不会天天说自己多么多么赚钱。为什么呢?因为赚钱要低调,哪个聪明的人赚了钱之后天天说自己赚钱了?这么嚷嚷一下,万一很多人都进那个产业了,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另外,说了也招人嫉妒,不符合整体的市场情绪。大家都在说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你蹦出来说我们产业发展很好啊,我们老板很赚钱啊。分分钟就会被广大网友抨击的。
人类从来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大趋势的变化、红利产业的变动,随时会让我们熟悉的变成陌生的,所以我们会焦虑、没有安全感,而不同的人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化解这种焦虑。
这些年,中国GDP增长速度均在6%以上,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么大体量的基础上还能稳步增长,说明大势依旧!
唯有你愿意去相信,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
第三节 不一定非要成为百年老店
一家企业如果有幸能够做成百年老店,那是非常难得的,但这绝对只能是大家的追求,万不可能成为必需的选项。企业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第一代创始人可能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问题,但是第二代、第三代传承者就不一定这么有能力了。而且,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也太快了,经济格局的改变,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涌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经济业态。这些年,互联网经济疯狂冲击着传统经济,但是谁又能保证互联网经济能火多少年呢?说不定过几年人工智能经济就会疯狂地颠覆传统的互联网经济了呢?能抓住每一次经济变局和浪潮的人和企业毕竟是少数,所以,面对经济行情的变化一定要淡定。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大企业*的消息,比如,某某大企业原来是行业第一,结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后来者追上,还被收购了;某某著名企业家曾经是风云人物,现在因为投资失败或者经营不善,企业濒临*。很多人热衷于看这类消息,然后把这些企业和企业家定义成失败者。如果大家从理性的项目经营角度去看,的确,这些企业家当下的项目做得不成功。但这些企业家都是曾经成功过的。
我觉得,在我们还没有创业的时候,就要开始逐步培养自己看待问题的全面性。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总是梦想着能够创办一家能够改变世界的企业,但是现实狠狠打我的脸,能够创办一家盈利的企业就已经非常厉害了。前几天,我和一个之前创业时认识的老大哥聊天,他说这几年他身边很多人活得很惨,当然这些人都是创业者。最后他说,市场太残酷了。如果通过创业能够改变国家、改变行业,那固然是一个超级成功的创业者。但更多的人创业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顺便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这就足够了,这就算成功了。比如我自己创业的目标就非常简单,就是要赚钱,我也不管这个项目是不是能做三十或五十年,我就看当下,在我做这个项目的两三年时间之内能把钱赚到手就可以了。能不能做成百年老店不重要,关键是在当下咱们能够把钱赚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会,抓住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机会,然后赚一大笔钱就可以了,剩下的就交给后生。
市场变化很快,市场也非常残酷,我说几个案例。第一个是国内低端高污染制造业逐步被淘汰。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中国没有太多的高端技术积累,所以很多学历低、胆子大的人创业办工厂,大多都赚钱了。前些年开始国家整个制造业经济结构在往中高端发展,低端高污染制造业逐步被淘汰。有些人成功转型跳跃到了中高端制造业,有些没有成功,就被淘汰了。你说这些人就很失败吗?真的也不一定,人家在过去十几年里抓住机会,赚到了几千万几个亿,只要不花天酒地、赌博吸毒,这些钱他下半辈子用足够了,也足够他好好培养下一代了。从企业的角度,他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最终失败了,但是从个人的角度,他这一辈子依旧是成功的。
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兴起,也带来了大量全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疯狂的打车行业,传统出租车的一些使用痛点,很好地被滴滴打车解决了,最后滴滴打车一统江湖。但是前期滴滴打车花了大量的钱,后面通过各种方式在短期内依旧没办法把所有窟窿都补起来。现在我发现又有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各大巨头,比如百度、阿里巴巴、苹果、特斯拉、亚马逊之类的,都在疯狂研发无人驾驶。我个人觉得无人驾驶最开始应用的地方一定不是普通老百姓开的小轿车,而是有特定用途的车子,比如固定路线的公交车,比如旅游景区的景区车,比如出租车,比如货车,这些特定用途的车在应用一定时间,技术积累到达一定水平之后,再全面铺开。前几天新闻上说,百度马上就要在长沙试点无人驾驶出租车,首批投入200辆出租车。如果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接下来的几年铺开了,那对滴滴打车平台就是一个直接的颠覆啊!滴滴这类的打车平台上对接的都是有司机的车,当出租车或者专车无人驾驶了,那还需要滴滴这个平台干什么呢?如果是百度推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那么直接用百度地图一键叫车就可以了,完全可以绕过滴滴平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滴滴打车一下子就没什么商业价值了,除非滴滴公司自己也能开发出无人驾驶出租车。但是这种高技术积累的领域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百度之类的大企业毕竟每年都是盈利的,人家可以用利润去搞研发,而一个估值再高但是不赚钱的企业想大规模投资未来技术还是有难度的。所以市场真的十分残酷,你刚刚用商业模式创新颠覆了传统的打车领域,过不了多久别人就会用技术创新超越你。
我一个亲戚之前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那是一家小型建筑公司,公司规模不大,全靠老板个人能力撑着。老板靠自己的人脉和公关能力接下来一个个小型建筑承包项目,然后再安排工程队去落地施工。这么一个非常传统的企业,其实也挺赚钱的,但是最近老板把公司关闭了。因为老板自己年纪大了,六七十岁了,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干不动了,本来指望把公司交给儿子去经营,路也都铺好了。可是儿子对搞建筑承包实在是没有兴趣,去干别的事情去了,最后老板就把公司关了。有些人会说,这个老板为什么不继续经营项目呢?他可以当甩手掌柜,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去做。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我相信肯定还没有去创业,其实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能成功能赚钱,主要还是靠老板的个人能力和全身心投入,职业经理人之类的外人,一是不好找,二是很可能这样企业就赚不到钱了。
所以,我觉得每一个创业者都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当实现了小目标之后再去考虑完成大目标,以安全稳健为主。我始终觉得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机会和责任,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就可以了,踏踏实实把钱赚了才是正道。至于能不能做成一家百年老店,看缘分。
第四节 创业雷区要避开
我算是从大学就开始创业,经过这些年的坎坎坷坷,回过头去看,不得不坦诚地讲,我的成功会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大学生创业者要想真正走向成功,就需要不断地提示自己注意以下几方面。
大学生创业者的视野局限
年轻的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最大的优势是充满激情,身体好,能拼能闯能吃苦,愿意为了梦想而努力。另一个优势就是不怕输,大部分年轻人本来就是一无所有,很容易就能毫无顾虑地去做一个项目,哪怕最终失败了也无所谓,大不了重新开始。这些优势是工作了很多年的人所不具备的,恰恰也是创业当中极其重要的。
但是大学生创业者很大的问题是视野有限,很多时候选项目只能看到眼前的空间。不信大家可以去各个大学调研一下现在的大学生创业者都在做什么项目,或者回忆一下自己读大学时身边的同龄创业者都在做什么项目。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是盯着校园市场,比如校园二手货买卖、校园小超市、校园外卖店、校园快递站、培训代理、校园驾校代理、校园文化衫定制、高校自媒体、手机电脑买卖维修、校园兼职中介等等。
我也是从大学时代过来的,也是一路做各种项目成长起来的,我觉得在创业初期能够有这些项目给自己练手,顺便赚点钱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要反复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你有你的局限性,时刻保持警惕。千万不能沾沾自喜,不要觉得自己在学校里是风云人物,就牛得不得了。
时代机遇下的大学生创业
我觉得每一个时代有这个时代带给年轻人的机会,年轻人一定要抓住时代的机会,这样成功的概率就很大。曾经的我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创业者,没有掌握某项核心的技术,却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成就,不是因为我有多厉害,比我聪明、比我厉害的人多了,也不是因为我有多努力,比我更努力的人也有很多。
我们这一代年轻创业者的幸运就在于,刚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移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产业红利,之前是没有的,相当于凭空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行业和领域,而这个领域少有传统的巨头从事,以前搞石油化工制造的大型国企和民企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去占领移动互联网。这就给我们这些新创业者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而且非常幸运的是,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很多人都可以抓住。像我这样不懂技术的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执着,也在这个大机会下分得一杯羹。这也是我当初愿意去创业的很大一个因素,互联网行业是我能够做,并且有机会做的。
我们现在思考一下未来的时代机会在哪里,未来对于年轻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机会在哪里。传统的行业已经有既得利益者存在,年轻人想冲进去不容易,互联网产业的机会也被瓜分得七七八八了,以后的小后生想跟我们这一批人竞争,他们还嫩了点。未来中国的机会很可能在于人工智能、产业升级、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领域。能抓住未来机会的,我觉得八成跟技术相关,如果一个创业团队做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说实话很难成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会,我们这一批人抓住了互联网的机会得以成功。接下来的很多年,很大的机会是属于技术流的,你能够做出一款拥有技术门槛的产品和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成功。如果你现在还在读书,我倒是建议你抓紧时间钻研一个你感兴趣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做足够深入的研究,获得一些技术储备,然后再出来创业也不迟。
及早转型,避免僵化
大学生创业者一定要及时转型,避免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我认识一个创业者,跟我同龄,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创业,是个校园风云人物。一开始的时候,他做大学生兼职中介,给企业发发传单、做做问卷调查之类的。后来这个业务不好做了,就转型做高校小超市,做了一阵子又开始代理英语培训,再后面做高校物流服务,还做过考研服务。我认为他本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创业者,但因为一直做高校市场,也不自觉地只把自己的目光盯着这块市场,导致毕业六七年了,自始至终都做的是高校相关的项目,最后的结果是不断地换项目,也赚不到多少钱。其实相比很多同学,他还是属于非常优秀的人。也并不是说他坚持做高校市场不好,每个人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就是值得赞赏的。但我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觉得,他其实可以有更大的作为。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非常犹豫自己到底是继续创业,还是先去公司工作。最后我选择后者,因为我特别害怕如果我毕业之后还是继续做大学生市场的项目,以后会没有机会跳出这个市场,毕竟这个市场规模虽然大,但是消费力终归有限。最后的结果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没错的,虽然一下子从校园风云人物转变为底层员工,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但是也帮我转型到非校园市场。
我从做大学生市场,到做茶,到做娱乐时尚类自媒体,到做流量分发,到做技术开发公司,到做国内电商、国际电商,再到做知识付费,不同的项目面向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消费者,有截然不同的操作方法。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才能避免越走越局限。年轻人的机会有很多,该尝试的时候就尝试,该转型的时候就转型,该放弃的时候就放弃,不可沾沾自喜,不可过分恋战。
同样的大学时光,同样的青春年华,你选择做项目,他选择埋头苦读,你选择创业单干,他选择加入公司学习经验,两者没有谁对谁错,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将走向何方。
第五节 强者不见得就会创业
我们经常会发现,某某的个人能力非常强,但最终还是创业失败了。讽刺的是,一些能力平庸者,却在稳扎稳打地创造利润。今天,我从自己经验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能力很强的人会失败,希望给大家以启发,尽可能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有能力的人更容易眼高手低,从而错过一些接地气的机会。很多有良好背景,比如好大学毕业的创业者,会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觉得自己是“大牛”,容易眼高手低,一直盯着“高大上”的项目,不屑于实实在在接地气的机会。我的大学也算非常不错的“211”财经类大学,我在大学做的那些项目,比如卖学生用品、卖票、当驾校中介等,那些项目算不上“高大上”,但实实在在让我赚到了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很多同学不这么觉得,他们觉得:一个“211”大学的大学生,怎么能做这么low的事情呢?那时候,很多人看不起我。到后来移动互联网大浪潮来的时候,我的很多同龄人觉得必须要做“高大上”的项目,能上台面、能融资、能上媒体的项目,做各种各样的App和平台,哪怕项目本身不怎么赚钱。虽然项目看上去“高大上”,也有很多拿到了天使投资,但项目做不到行业第一第二,又没有自我造血能力,就只有*。我那个时候就做过很多low的项目,比如倒卖广告,很多App需要推广,很多微信公众号需要增粉,我就找来上游流量渠道,找来有需要的客户,中间一对接,赚个差价。并不“高大上”,但是赚钱。
很多有能力的人,往往盯着舞台最中央,总想成为聚光灯下的那个人。但是想要C位出道,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拥有的资源是非常巨大的。其实这些有能力的创业者如果一开始的时候不要这么具有野心,先稳定到舞台边缘,慢慢积累,一步步发展,就一定会成功。自认为天赋出众,却眼高手低,想一蹴而就,往往事与愿违。
有能力的创业者容易有更大的赌性和搏性。我先讲一个关于赌博的案例,假如小王身上所有家当是10万元,第一次全部砸进去赌,赢了变成了20万元,第二次把20万全部砸进去赌,赢了变成40万元。以此类推,每次都把赢的钱全部砸进去赌,大家觉得小王最终会变成千万富翁还是一无所有?如果小王想要用自己的全部家当10万元,赚到1280万元,就需要赌7次,并且每次都赢且都是翻倍赢。就算他每次都有80%的胜算,连续赢7次的胜算也就只有不到21%了,而他只要输一次就立马一无所有了。套用到创业上面,创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赌博,我们用我们的本金、时间和精力去做项目,去赌最终能不能赚钱。如果我们每次创业都满仓去做,甚至加杠杆去做,哪怕你赢了几次,但只要输一次,也就一无所有了,这是创业大忌。
我做跨境电商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朋友,这哥们的能力非常强,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很厉害,可以说是我认识的做跨境电商的人当中,能力比较出众的。做了几年的跨境电商,回过头去看,我发现我每年都能稳定赚到一笔钱,但是他最终却没有赚到几个钱。其实他公司的营业额是我的几十倍,正常来讲,他赚的钱也应该是我的好多倍才是,为什么到最后没有赚到钱呢?因为把项目杠杆放得太大了!做跨境电商是有一定的账期的,那个时候是两三个月左右,如果你的营业额不断增长,也就意味着你需要不断投入新的资金进去。我那个时候比较保守,当每天有几百单的订单量之后,我就主动提高利润率,把每天的订单数量控制在自己能把握的范围之内,不过分地追求提高订单量,直接的结果是我那几年投入的资金也是恒定的,几个月下来就开始稳定产出利润,一段时间之后就回本了,项目流动的资金包括未回款的部分都是我赚出来的利润,哪怕店铺被封了,资金被冻结了,我也没有本金损失,因为那些都是我的项目利润部分。
我那个朋友不一样,他做事情比较彪悍,喜欢一步到位,喜欢把事情做大做狠。他当时不断扩大公司规模,把利润率降低,增加订单量,提高营业额,但同时面临的问题是他需要不断有新的资金注入。所以他不停地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行融资,但是基本上所有的融资都是有成本的,并且利率还不低。他公司本来就已经做低了利润率,再加上资金成本这一项,最终的利润率就更低了。这种把杠杆利用到最大的操作模式,其实忽略了公司经营过程当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如果刨除高资金成本,你能100%保证你的项目继续正常运营下去,那么哪怕利润率低了点,也能赚钱,也能持续经营下去。但问题的关键是,没有人能保证你的项目能持续稳定下去,而且不出现一些你不能控制的情况。最后有两个原因导致我那个朋友没赚到钱:第一个是汇率变动,一年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将近6.9变成6.5,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到手利润就低了很多;第二个原因是关于电商平台的政策发生巨大变动,导致出现频繁的封店和下架产品的现象,产生大量的不良库存,资金也被冻结。如果我有30%的利润率,若出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损失了10%的利润,对我来说还能扛得住,因为我还有20%的利润,虽说少赚了但是项目还能继续下去,接下来就要不断调整和改进并适应新形势。但是如果你不断追求规模,放大杠杆,本就只有10%的利润率,当不可抗力因素出现时损失10%的利润,你就什么都不剩了,甚至还亏钱。
在大家真的走上创业这条路之后,一定会发现有些能力出众的人就是因为不断放大杠杆,导致自己白忙活几年。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断扩大规模当然是正确的,一定不要忘记尽可能保证安全的这个大前提。
在创业中,很多时候强强联手能创造出奇迹,但有些情况下强强联手就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我发现,能力强的人一般都比较有主见,比较强势,也较为固执,不管你是找合伙人还是谈恋爱,大多如此。如果两个事业心极强的人在一起谈恋爱,你会发现要么这俩人都全力以赴拼事业,要么其中一个人要做出牺牲,时间一长感情就有可能出问题。同样,在公司治理当中,几个能力特别强的人在一起合作,很有可能成功,也很有可能一败涂地。这个我自己有深切体会,我从阿里巴巴辞职之后,加入了一家由学长创办的创业公司,学长为了做好项目,在各个领域都找了非常优秀的人,一起组建公司。其实我们这五六个人的能力都不错,但组合在一起之后,因为每个人都太有自己的想法,导致公司没办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奋斗方向。初创公司的资金和资源有限,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方向自然是致命的。后来这家公司*,我们几个人又去做了各自的公司。回头一看,合伙在一起做公司的时候失败了,分开自己搞自己的反而成功了。多么的讽刺,又不禁令人反思。
其实不管创业者能力强悍还是资质普通,只要坚持创业3年以上,大多数都是能成功的。这话我以前不敢说,但是现在说起来特别有感触。我大学毕业那会儿,认识了很多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创业者,在刚开始的3年里面基本上大家都是起起伏伏,一会儿这个项目死了,一会儿那个项目黄了。但只要是坚持在创业的人,一个项目不行了就换下一个项目,一个方向做不下去了就换另一个方向,几年之后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的赚钱门道。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其实创业成功率并不低。
第六节 贪念是魔鬼
踏踏实实去创业,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项目没能活下来,*了也亏了点钱,这种结局固然可惜,但我觉得至少还是有收获、有意义、有成长的,至少是在创业的正道上面跌跌撞撞,只要坚持总会成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亏钱*恰恰不是因为创业,而是由于自己的贪念。所以在这一节我特别要和大家强调的是,走在创业路上,一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大家要反复提醒自己要战胜自己内心的贪念,赚该赚的钱,过该过的人生。
我有一个个人认为还比较优秀的朋友,华科毕业,先后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北京、上海都待过。前两天,她发微信给我,说:“我前些天做了一件蠢事,不小心亏了十几万,我想问一下你,有没有可以通过自己一段时间的努力,尽快挣到钱弥补损失的方法和建议?”我说:“如果想短期内把十几万的资金赚回来,我觉得难度比较大,因为任何项目一定是需要花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才能迎来持续爆炸般的利润的,你一个纯新手去做一个项目,不太可能一两个月就赚十几万。当然如果你只是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做一份兼职,来增加自己的收入,那么还是有很多选择可以做的,比如无货源电商、淘宝客、知识付费、付费社群、直播、自媒体等等。”
后来我问她到底什么原因让自己损失了十几万。她说她在微信上被一个人骗了,那个人利用微信上的网络平台,打着理财旗号,一步步用盈利诱导,设定各种规则让人投钱进去,结果投入的钱全部亏空。
我看了下她发给我的该平台图片,说白了就是一个博彩平台,对方提供的姓名电话和身份证照片都是假的。这就是典型的“*猪盘”,但是我那个朋友就是上当了。有时候我在想,在*面前,智商会下线。我那个朋友的学历和能力都不差,也是在北京、上海的国企、外企工作了很多年的人,好歹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还是上当了。我觉得还是因为她没有抵制住自己内心的*,渴望快速轻松来钱,有了贪念之后,就容易看错人、做错事、走错路。
还有一个朋友最近跟我说,他花10万块钱买了两个矿机,打算挖矿赚钱。我问他矿机挖的是什么虚拟货币,他跟我说了一个名字,我第一次听说。我当时就想,这个朋友花的10万块估计之后八成会成为炮灰。我问他对区块链了解吗,对这个币了解吗?结果他一问三不知,他只说推荐他买矿机的那个人挺牛的,他之前买的币都有涨了几十倍的,所以觉得跟着他混应该没什么问题,也想赚一把。
他刚好在兴奋点上,我不好去打击他,但是我内心还是比较触动的。的确,这个市场上很多人都不理智。这几年区块链概念大火,带动了这个版块上下游很多人发大财。但是真正能赚到钱的永远不是那种花自己的钱去投资这个币那个币的矿机的,而是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做局的人。包装一个项目然后上交易所圈钱的人赚钱,推广销售虚假货币的代理公司赚钱,做交易所的赚钱,做网络营销和广告渠道的中介渠道赚钱,区块链媒体赚钱,卖矿机的赚钱,三天两头组织线下大会的赚钱,但是,恰恰就是自己花钱去买币买矿的普通小老百姓成了炮灰。
我个人对区块链和分布式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商业变革和应用充满期待,但是我坚持,区块链的价值一定在于要有落地应用。如果说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某个应用能够在现实商业生态中扮演一个角色,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东西。如果只是披着区块链技术的名义随便包装一个项目去圈钱,说白了,就是炒作,就是投机。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你只是想学习一下别人的玩法,花一点自己完全不在乎的小钱去买币,倒也无所谓。就和你现在走在马路上,突然从你自己的口袋里掉出1毛钱,你懒得弯腰下去捡一个道理,因为这点钱对你来说无所谓、不重要。但是如果你看中的是区块链买币或买矿机能带给你巨大的财富增值,我觉得可能性不是特别大。我跟我朋友说,你要想通过买矿机赚钱,可能性不大,你要真想靠这个赚钱,不如直接去卖矿机。当然只是句玩笑话,毕竟卖矿机是否真的合法,还要带上巨大的问号。
我觉得,人在没有通过自己的工作或者劳动赚到几百万几千万之前,不要指望通过投资发财。很多人工作了几年,手上攒了几十万或一两百万之后,总想着投资赚大钱,然后很容易就被市场上某些人利用、诱导。有些朋友会比较好奇地问我:“你创业做得这么成功,赚了这么多钱了,为什么还这么保守?”我说,这不是保守,这是谨慎,因为谨慎,所以我才赚到钱。现在的我,虽然每年投资的收益都已经破百万,虽然已经可以靠投资生活,但是这里的逻辑不能搞混。我是因为自己做项目赚到了钱,然后再用自己的钱做一些低风险的投资赚利润,而不是靠投资赚到本钱。一个人最大的那一笔资产,也就是本金,都应该是靠自己的工作赚到的,这才稳。所以,如果你觉得你还没有赚到自己的本金,那就踏踏实实地工作。
说到投资,其实还是那句老话,投资自己才是最值的。当一个人迷茫的时候,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学习,不管是自学还是参加培训,都是值得的。这里我说一个案例,我姐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律师。她刚出社会的时候,一个人第一次去上海,人生地不熟的,拓展业务非常困难。后来通过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还有大学的MBA班,认识了不少精准客户。其实每次参加学习都是需要花大成本的,而且收益也不是立马就回来的,会有一定周期,但是最终都是值得的。所以我经常跟身边朋友讲的一句话就是:当你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学习永远是正确的选项。
对于创业者来说,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当中也要抵制住自己的贪念,要学会急流勇退,什么时候该暂停业务就暂停,不要留恋。举一个例子,前几年我刚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快速地积累了粉丝。那个时候自媒体刚兴起没多久,市场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很多广告主找我们投广告,大多是一些微商、理财产品、App推广之类的。那个时候自媒体变现基本就是靠广告,所以我会不定期接广告赚钱,但是过了一年之后,我发现腾讯平台开始表示要控制这类广告,我就第一时间拒接这类广告了,并开始转为使用腾讯广点通的广告。但是还有大量的同行依旧在接广告赚钱,结果后来很多号被腾讯封了,非常可惜。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当政策和风向变了之后,该停手时就停手,不要有太多的留恋。
我们为什么创业?当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然是为了赚大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但是,作为一个创业多年的创业者,我不得不提醒大家的是,创业路上诱惑多多,一定要抵制住内心的贪念,方能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