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它是与“夏九九”相对应的,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也就是说,数九寒天应该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数九歌
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民间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是这样表述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解读
一九二九,天气变冷,此时不要把手露出来;
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江河结冰,可以在冰面上玩耍了;
五九六九,已经是1月底至2月中旬,河边的柳树开始萌芽;
到了七九,江河解冻,而八九则候鸟北归;
九九应该是八十一天,加上一九,刚刚九十天,春耕大忙时节正式到来,农人开始下田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