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曹魏时期,尚书台逐渐从秘书班子成为了朝廷的常设中枢机构。于是乎,尚书台就被移出宫外成为了正式机构。但宫中依旧需要秘书呀!所以原来打下手的“中书”便成为了新的秘书班子。秘书头子就是“中书令”,由于办公单位在宫内所以机构便称之为“中书监”。
后来你猜怎么着?那必然是为了削弱尚书台的职权,于是中书们取代了尚书成为了权力中心。于是乎,中书监也被迁出了宫在外面开府设衙成为了正式机构。
中书这个号也被玩儿废了,皇帝又要找一个秘书了。于是一个叫“侍中”的官职成功出圈。
侍中最早就是少府之中的一个散官,官阶不高职务也很低。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中朝要和外朝对抗,因此侍中们的春天也来了。虽然没有尚书和中书那么显赫,但侍中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加职”。很多重要的辅佐官员都会加侍中衔。比如《出师表》中提到的: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这里面我们就看到了侍中其实对于皇帝处理政务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出师表》不久后,董允就被升为侍中了,成为了费祎的副手。诸葛亮死后,董允也成为了蜀汉的肱股之臣,为蜀汉延续立下了汗马功劳。
既然是皇帝身边重要的顾问,因此在尚书、中书依次设府成为中央机构后。侍中终于在晋代成为了第三个迁出宫中的机构,称之为“门下省”。
于是乎三个原来的中朝机构,变成了替代三公丞相制度的新机构。独相也变成了群相(原则上,三个部门的一把手都是宰相)。到了隋朝,正式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等一下!怎么刚刚还叫尚书台现在就喊尚书省了呢?
因为最早喊“台”的原因是那时候尚书们办事的地方还在宫中,宫中的宫殿或者机构就会以“台”、“监”来命名。后来出宫了,那再叫台就不合适了。所以就以“省”来命名,因为省就是监察和把事情弄明白的意思。尚书省就是要帮皇帝监视朝政把朝政搞明白。
蜀汉尚书令费祎
后来中书省、门下省也就延续这个“省”的叫法了。
“省”——“行省”——“省”说清楚了省的由来,那它是如何转化为如今的地方行政区“省”的呢?
还是要从三省开始说起。虽然他们都是皇帝秘书班子出身,但既然并列中枢了就要划分权力。
其中门下省还是以提建议为主的“最高顾问机构”,拥有审查诏令、签署奏章和封驳之权。
尚书省更像是一个类似于国务院的“行政执行机构”,下面管着“六部”,负责执行中书省和门下省发出的诏令。
而中书省则成为了名义上的“大哥大”。它主要负责制定诏令的部门,类似于如今的中央政治局。
到了元代,元朝政府把原来唐宋时期划分的全国各“路”(一级地方行政单位) 重新规划,然后让中书省统一管理。于是乎,在直隶地区是中书省直接管理。在地方便称之为“行中书省”,就是代表中书省在这里管理地方政务。这套制度便是“行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