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有急性、慢性,急性的得上医院抢救,这里咱们就说慢性心力衰竭。
得了心脏病,心功能会逐渐减退,心衰的程度可以有轻重,那医生是怎样判断心功能衰竭的轻重程度呢?
对于心功能不好的程度,医学上是有分级的。有根据临床表现的方法,也有辅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比如做心脏超声、X线胸片、CT,检验血液中脑钠肽(利钠肽)水平等。我们主要介绍临床的方法,这样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就可以大致判断,比较容易掌握。
临床最常用的判断心功能的标准是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这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用这个标准可不是崇洋媚外,这个标准是各国公认、临床广泛应用的,也比较好掌握。
因为心功能不好主要是心脏功能减低、不堪负荷,所以心功能分级也是根据患者对体力负荷的反应、表现来区分的。
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一共分四级,基础当然是患有心脏病。心功能分级主要根据患者在哪种强度的体力活动时出现症状来区分。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乏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不适,日常活动即致乏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不适,轻于日常活动量即可引起乏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
Ⅳ级:体力活动完全受限,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仍有上述症状,稍有活动即可加重
这种分级标准,心绞痛也可以用的。
其实,简单说来就是,有了心脏病,体力活动如常,没有任何不适,那就属于心功能Ⅰ级;体力活动受限,只能轻度活动,是Ⅱ级;不能活动,一活动就不行,但休息着没不舒服,是Ⅲ级;要是安静休息、不活动状态下也有心衰表现,那就是心功能Ⅳ级了。
所以就诊时医生会问,快走、上坡有什么不舒服?或者上二层楼有什么感觉?晚上能不能躺平(需不需要高枕)?有没有睡到半夜憋醒、需要坐起来?这些都是帮助判断患者心功能的一些临床表现( )。
心脏病人到了心功能Ⅱ级,就是轻度心衰了。
再有一种方法是“6分钟步行试验”,现在也用得比较多了。就是看患者在6分钟时间内能走多少米。当然场地和方法也是有规定的。有研究健康人一般能走到500~600米或以上,患者能走到450米以上的属于轻度心衰,走不到150米的为重度心衰,介于两者之间的属于中重度。6分钟走不到300米的,就提示预后比较差了。
还有几项大家经常接触到的、临床常用的检查数值可以提示心衰。
一是心脏超声报告中的“EF”值或者“LVEF”值。EF,是心脏射血分数英文Ejection Fraction的缩写;LVEF,是左心室射血分数的英文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缩写。这是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正常应当在50%或以上,如果低了,提示有收缩功能减低的心衰,低于40%临床就下诊断了。但是,这个指标跟临床表现不一定符合。另外,心脏还有舒张性心力衰竭,这个指标也不减低。
再就是血液中利钠肽水平。一种是B型利钠肽,英文缩写“BNP”,另一种是利钠肽的前体,英文缩写NT-pro BNP。这两个指标在心衰时会增高,因为身体里的容量负荷增加了,利钠肽的产生会增加。如果检验前者低于35ng/L,后者低于125ng/L,通常就可以排除慢性心衰了。如果增高,具体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情况综合分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