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结束了,成绩也出来了。看到孩子数学成绩时,我心中的那股无名火又上来了。一直告诉自己要控制,可当孩子问起时,我又情不自禁地数落了她。
明明知道考差了,孩子难过;明明知道,她需要安慰……可缺乏智慧的我,还是责怪了她。你们是不是有过同样的经历?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分享过:女儿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回家都会按分数的高低汇报。报到低分时,她会问妈妈做好准备没?
李老师总会宽慰她没关系。因为她知道女儿的数学成绩不太好,她调侃是自己的理科基因不好。汇报结束,李老师没有抓着低分不放。她反而问起女儿哪些学科是她觉得学得好的?她鼓励女儿争取这些学科中有一科能进前三。
女儿的记忆力好,在语文、历史这些学科比较突出。下回的考试,她的地理果真进入了前三。
她让女儿从中找到了自信。她告诉女儿,别人跟你炫耀数学好时,你可以告诉她你地理也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没必要自卑。
从李老师分享的事例中,我们也总结出当孩子考差时,做好以下积极的引导很重要。
放大孩子的优势科目,帮孩子找到自信
孩子成绩出来后,家长最容易看到的是孩子考得不理想的学科,忽略了孩子考得好的或进步的点。这样就容易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他会认为自己努力的付出没有得到肯定,反倒是挫败感。
我们应该像李老师学习,放大孩子的优势科目,让她在优势中树立自己的自信,让她有信心去面对不足。
父母的认可,才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对孩子来说,父母和学校老师的认可,对她都非常有意义。而成绩不够优秀的孩子,很难能得到老师的认可。
那么,家长就要尽量认可孩子。试想,在学校得不到肯定,回到家得到的又是指责和批评,孩子何来继续努力的动力呢?成绩再差,他也是我们的孩子呀。
没错,五五分流让全国上下的孩子们都陷入内卷。因此,我们也错误地以为有成绩才有出息,有成绩才有未来。
其实,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孩子的伤害最大。学习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部分。学习不行,不代表孩子其它不行。学习优秀,不代表将来的人生就会顺利平坦。
作为家长,走过那么长的路了,回望身边人,我们就特别明白成绩和未来的人生并不对等。
我自己就是一路学习优秀的例子,但是现在的我就是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终归于普通二字?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谁还会追溯你10年、20年前的成绩?看的不就是你过好当下的能力吗?
我们要学着无条件地爱孩子不可否认,我们很爱我们的孩子,只是我们爱的是那个优秀、听话、懂事的孩子。不是吗?
孩子成绩考差了,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过孩子的感受吗?孩子被批评了,我们往往成了LS的帮凶,不问来龙去脉,就和LS同一战线。
我们总渴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却从未反思我们的孩子要求我们成为别人家的父母了吗?孩子总能无条件地爱我们,而我们呢?
放下对成绩的执念,无论他成绩优秀与否,都改变不了他是我们孩子的事实。不是因为优秀才爱他,而是爱他会变得优秀。
写在后面:月考成绩陆续出来了,不管成绩好坏,记得给孩子肯定和鼓励。父母的话,影响着孩子接下去的方向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