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中等的学生高中怎么选科,高中成绩中等的学生选艺考如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3-11-20 23:24:47

“中等生”选科办法

新高考改革对于“中等生”而言,既是一场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选好了,他们就能成为尖子生;选不好,他们就会成为尖子生“炮灰”!这让很多“中等生”犯了难。那么,对于各科成绩都不突出的“中等生”,如何选科才能趋利避害?

第一、选学得轻松的学科!

假如化学和历史都考了60分,你会选择哪一科?这个时候,你要考虑的不只有分数,还有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投入,要看“性价比”。比如,每天你用来30分钟来学习化学,但是用了10分钟来学历史,那么即便两者成绩差不多,选择历史的“性价比”显然更高。

第二、选学校的优势学科!

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老师的实力不可能都非常平均,老师对高考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所以,如果自己各科都不是很突出,这个时候要相信老师。假如你学校的物理学科实力很强,老师各个都很牛,这个时候,要侧重于物理学科,即便高一不突出,到高三,随着高考的临近,老师的作用就会越来越明显。所以,你看看,哪科的老师对高考研究的透彻,讲课思路清晰,班级单科成绩优秀,就优先考虑这科。

第三、选选考基数大的学科!

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你最终的得分取决于和你选同一学科的学生的程度,如果他们都是成绩差的,你即便是成绩中等,都有可能被赋分成“优秀生”,赋成高分;而如果都是成绩好的,你就会被赋出低分。这也是浙江出现“弃物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那么,哪些学科基数较大呢?根据山东新高考数据,地理和生物是选科人数最多的两门学科,在其他新高考省份也基本上是如此。这两科都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属于理科中的文科和文科中的理科,所以学习难度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大,所以选的人数较多。

成绩中等的学生高中怎么选科,高中成绩中等的学生选艺考如何(1)

此外,政史地组合,也是优先考虑的学科,因为有大量的艺术生的存在,他们基本上都选择这个组合,所以这就保证了“分母“的数量,有利于赋出高分。而山东省的选科数据中,“政史地”的老文综组合人数排名第一,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四、选和未来专业相关的学科!

这个虽然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但是也不是不去考虑的问题。对于没有职业规划概念的高一学生来说,优先考出分数是明智之举!因为即便是可选专业最少的“政史地”组合,也包含了基本上所有的文科专业和部分理工科专业,不用太担心专业受限问题。

但是,如果对于职业有明确的方向,比如以后要学计算机专业,那么物理学科应该是必选专业;如果以后想当医生,物理和化学专业基本上是必选专业。这样,即便牺牲学校档次,也要优先选择这些学科。

选科的误区

第一、不要只看哪科分高有些科目难点出现在选科后

一些学生在选科时,会根据自己初中时学习各学科的印象来判断是否适合某个学科的学习,这样选择容易忽视初高中学科知识的区别。

“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选哪科,有些学科的难点会出现在选科之后。比如地理,可能难度会越来越大。”

选科要结合自己的客观情况,尤其要避免仅参照成绩选科,而是应根据个人兴趣和学科基础,看某一学科的成绩是否一直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才是有利于持续发挥自身优势的选择。

尤其考虑到后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高考并不是终点,而是发展的起点。选择喜欢的专业,也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初衷。

第二、不建议选文理矛盾学科不因暂时成绩回避难点

在3 1 2的12种组合中,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史化生这样的组合。

对于这种“文理兼顾”的组合,要慎重选择,“不推荐这样思维方式相互矛盾的学科组合,‘3 1 2’的选择方式,实际上也是区分文理的”。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物理学科成绩提升难度很大,但化学和生物成绩还不错。因此在首选科目中选择了历史,再选学科保留了化学和生物。

这样的选择,实际上是暂时回避问题,将来在专业选择时还会遇到前后矛盾的情况。

如果学生物理学科相对薄弱,但总体情况偏向理科,最好的办法是加强物理学习,而不是用选科的方式逃避问题,这样在将来选择专业时才能避免学科和专业要求不符的情况。

第三、不要三心二意选择,确定后尽量不更改学科

还有学生选科时,根据其他同学或者自己对任课教师的评判进行选择,这种情况也应该尽量避免。

选科还是要看学科兴趣和客观情况,要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因素。

对于学生和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家长和学生应该在决定前统一意见,否则学生在选科之后摇摆不定也会影响学习。

无论是对新高一还是开学高二的学生,在选择学科之后,尽快接受自己的选择,避免改变学科。

“学习不能三心二意,不要在做出选择之后,遇到困难就动摇,就想改换学科。”此时,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接受选择,应对困难。

选科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考生的选科对高考成绩、专业报考甚至未来职业都有影响,选科时至少需要考虑以下7个因素。

第一、学科基础及提升空间

基础好,相当于一个好的起点。学习亦是如此,因此要去寻找自己的优势学科,对于学习基础的判断应该结合分数、排名来综合判断。

学科基础代表的是现实状况,提升空间则代表未来可能,它是选科后到高考前,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有些同学在某些学科上或许基础较差,但仍有可能在一年或两年后超过其他人。

第二、个人学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六门学科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去找到学科背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绝不是一件难事。兴趣倾向的评定一定不能太过主观,建议学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综合评判。

第三、生涯规划

我们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往前可追溯至上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这些都可以先落脚于选科组合。

建议在设定职业目标之前,学生应该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接触不同的职业,通过多种途径对职业情况进行了解,有机会进行职业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

第四、高校专业招生要求

新高考选科下高校专业有不同的选科要求,一般分为不限科目、必选1门/2门、2门任选一门几种要求。高校专业录取直接与选考科目挂钩,因此高校招生专业要求在考生选择科目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五、学科学习难度差异

在满足其他主要因素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科学习难易搭配。六门科目中物理、化学是普遍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如果同时选考则建议搭配一个学习相对容易的科目,不要人为的给自己增加难度。当然各学科的学习难度也是因人而异的。

第六、中学客观情况

由于师资力量、历史传统等因素,学校都有自己优势和劣势科目。学生在各科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学校的优势科目。

第七、其他因素

现阶段,家长及考生在选科时存在“钻空子”心理,一方面希望考生的努力能够获得相应的收获,另一方面希望侥幸能选到赋分有利的科目。这依赖于考生当年选科数据情况,一般很难预测。

此外,学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