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本书从字里行间可读出新时代党报新闻工作者的精神境界,以及对专业精益求精不懈的追求与思考。
小心诗词歌曲“埋地雷”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是多么熟悉的旋律,又看似多么熟悉的歌词,几乎轻轻一哼,就能流淌出来。
夜班时,我们就遇到了这句歌词。
读者诸君,我想问你们三个问题:
一、你们能看出这句歌词有问题吗?二、这句歌词有几处错误?三、怎么确定这句歌词的错误?
如果自感困难的话,请往下看。
这句歌词,一共错了三处。
第一处:“五十六个民族”应为“五十六个星座”。
第二处:“五十六只花”应为“五十六枝花”。
第三处:“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应为“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们的编辑在网络搜索引擎上检索后不放心,专门找到原唱 MV 查看字幕,最后确定了正确的表述。
还有一类差错,发生在千古传诵、家喻户晓的诗词上,有一定迷惑性。
读者诸君,我再考你们一个问题:
从你们的记忆来看,是“只缘身在最高层”?还是“自缘身在最高层”?
很多z闻强识的读者可能觉得,这不简单得很?原诗出自王安石《登飞来峰》,应该是“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补充完整,叫“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但实际上,我们经常遇到稿件作者将“自缘”写成“只缘”的情况。这是因为,稿件作者受到了另一首脍炙人口诗句的影响,即苏轼的《题西林壁》,其中这样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只缘身在此山中”,句式相近,但用的词语不完全一样,因此具有迷惑性,容易让人产生记忆偏差。
此外,还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偶尔会有用错的时候。那就是李白《行路难》里的“长风破浪会有时”。有的文章中,会将这句诗写作“乘风破浪会有时”。这样写可以吗?
从引用规范的角度来看,当然不能这样使用。李白原诗即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此,不能对其进行自以为是的改造,引用的话,应该完整引用。
其实,李白的这句诗是用典而来,出自《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也是成语“乘风破浪”的出处。
那么,还有没有近似的其他诗句呢?后来,孙中山写过一副言志联:“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但是,这仍不能说明“乘风破浪会有时”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对于引用的各类诗词,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细究来源,把住文字关口,杜绝“乘风破浪会有时”这类修改个别字词的说法出现。
曾经有个试验,将一段文字中的词语打乱顺序,让大家来看,却并不影响阅读,就是因为人有阅读惯性,跳过或错过个别字词也不影响阅读。阅读上的这种惯性,很容易让人在熟悉的内容上栽跟头。
在工作中,我们要警惕这种阅读惯性。越熟悉的论述、诗句、歌词,越要放慢阅读的速度,以审视的目光扫描它们。因为说不定,在某一处就“埋着”一颗“地雷”。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出版社
《好新闻的诞生:人民日报夜班编辑这样改稿》
编辑:刘雨萱
校对:崔晨
审核:霍伟民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