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电为主,原因是中国的动力煤蕴藏量丰富,但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产生大量污染,最典型就是「雾霾」。但即使有「弃煤」的观点,期望以天然气取代煤,但最终因成本的问题,最终的出路是如何清洁地使用煤来发电。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最能表现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发展「超超临界发电」,留意,是两个超。
水的临界参数:22.129MPa丶374.15℃;在这个压力和温度时,水和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就叫水的临界点。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这个临界点,煤的发电效能就能够提升。超临界(Supercritical)燃煤发电是指容量为60万千瓦以上,主蒸汽压力达到25兆帕以上,温度达到摄氏593度以上,机组热效率能够达到45%。
在1985-1990年,美、苏、日、德、法等国已着手研制开发可实际运行的超超临界机组,并制定了超超临界机组的两步发展计划,其中第一步目标是主蒸汽参数为30 MPa,593℃;第二步目标是主蒸汽参数为34.5 MPa,649℃。第二步目标比目前常规的蒸汽参数为24.1MPa,538/566℃的超临界机组(国内机组)净效率提高8.8%。
美国是发展超临界发电技术最早的国家。世界第一台超超临界参数机组(125MW,31.03MPa 621/565/538℃)于1957年在美国投运。美国投运的超临界机组占大型火电机组的30%以上,容量以50~80万千瓦为主。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初完成世界首台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后经过20余年努力,用材体系不断完善,掌握了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逐渐得以推广应用。美国拥有超临界机组两个世界之最,即最大单机容量1300MW和最高蒸汽参数(费城电力公司EDDY-STONE电厂的#1机组,蒸汽参数为34.5MPa,649/566/566℃)。近年来,美国GE公司还为日本设计制造了蒸汽参数分别为26.6MPa/577℃/600℃和25MPa/600℃/610℃的超超临界机组。
俄罗斯是发展超临界机组最坚决的国家。1963年,前苏联第一台3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投入运行,机组参数为23.5MPa/580℃/565℃。现在共有超临界机组200多台,占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其30万千瓦以上容量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目前,俄罗斯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超超临界机组采用参数为28~30Mpa/580~600℃。前苏联发展超临界技术主要依靠本国力量,以自主开发为主,初期也走过不少弯路,但经过长期试验研究已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超临界技术和产品系列。
日本采用引进、仿制、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日本的超临界机组占常规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60%以上,其45万千瓦以上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最初投运的两套超超临界机组由三菱公司设计,装机容量70万千瓦、蒸汽参数34.5MPa/620℃/650℃。日本发展超超临界机组起步较晚,但很快由仿制过渡到应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同时建立了自己的试验台,发展速度很快、收效显著。
我国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较晚。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从国外引进30万千瓦、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第一台超临界机组于1992年6月投产于上海石洞口二厂(2×600MW, 25.4MPa, 541/569℃)。从引进到完全消化吸收,用了近20年时间。国产超临界发电技术从新世纪元年起步,到投入商业化运行,只用了3年时间。而国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技术从项目研发到2006年玉环电厂首台机组投运,仅用了4年时间。应当说,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正是发电业和电站装备制造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下,我国发电业及电站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虽然如今中国正大力促进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但也没有放弃发展传统的化石能源,还在研发更加先进的化石能源发电技术,最近一个好消息传来,全球首台中国研发的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成功投产,这台燃气发电机组的性能超过了中国以往的所有燃气发电机,不仅输出功率极高,还拥有低碳环保特性,相比其他发电机一年可减少碳排放达85万吨,技术非常先进,让西方专家看后都感叹真是厉害了。
超临界概念维哥关注赣能股份,豫能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