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首阳大君
公元前60年,一支由长罗侯常惠为领袖,即将向西域乌孙国开拔的送婚队伍,在今天的甘肃敦煌,得到了一个噩耗。
原乌孙王翁须靡一命呜呼,但继承王位的,却不是之前汉朝属意的大王子元贵靡,而是身有匈奴血统的泥靡王子。
常惠惊慌的向车驾帷幕之中的少女望去,她原本被许婚的对象,正是这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元贵靡。
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在常惠的协助下,汉朝与乌孙联军20万,大破匈奴,获牛、马、驴、骆驼等牲畜70多万头,擒斩诸王以下四万余级。常惠因为此次的功劳,得封侯爵,并再次奉使乌孙,赏赐有功的乌孙贵人金币。
(图一 西汉时期的乌孙 图片来源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
公元前64年,乌孙王翁须靡通过常惠向汉朝上书,称他愿意以有一半汉朝皇室血统的王子元贵靡为嗣,希望汉朝能再嫁一位公主给元贵靡,亲上加亲。
元贵靡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解忧公主。
当初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时,张骞就欲招揽乌孙这个西域强国。乌孙使者来到长安,见识到汉朝的繁华之后,乌孙王猎骄靡愈发重视与大汉的关系。
这可惹恼了原本乌孙臣服的匈奴,无奈之下,乌孙王只好谦卑的以数千匹良马作为聘礼,向大汉求取公主以获得汉朝的支援。汉武帝也顺水推舟,封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为公主,给与随从上百和大量财物,嫁猎骄靡为右夫人。
彼时乌孙以左为尊,虽然惧怕匈奴攻打而与汉朝联姻,但细君公主不过位居右夫人。左夫人之位,还是由匈奴公主所占。
忽然被选中,嫁到远隔万里外的细君公主,内心一定也是不情不愿的。《汉书》中记载,细君在乌孙“自治宫室居”,虽然“岁时一再与昆莫会”,但猎骄靡年老,加之他不懂汉语,这样无趣的夫妻关系令满怀思乡之情的刘细君内心十分惆怅,著名的《黄鹄歌》正是公主为此而作: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离开故乡壮丽的宫阙,住进用兽皮搭建的帐篷。与王室数之不尽的美食诀别,只能每天吃着草原上的牛羊乳酪。
(图二 乌孙国所在伊犁河流域的景色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如此悲哀的言语,连汉武帝听闻都不忍怜悯起来,派使者带着华丽的帷帐绸缎前去慰劳公主的愁苦。
只是精神上的苦闷,又岂是锦绣加身便能忘却的。
更令细君公主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丈夫猎骄靡,竟然想让她改嫁给孙子军须靡。
祖孙共妻之事,是传统华夏礼教无法接受的。细君公主向汉武帝写信求救,可武帝给她的回复是:入乡随俗吧,我们还要和乌孙联军灭匈奴呢!
或许正是武帝的这道命令,让刘细君明白了,作为和亲公主的无从选择。她按猎骄靡的意思,改嫁给了军须靡,并生下了一个女儿。
放下了最后的精神寄托,加上远在异国的哀伤,细君公主很快去世。
此时大汉与乌孙的关系方兴未艾,汉朝又将楚王孙女刘解忧封为公主,续嫁给军须靡。
之前的细君公主虽然只生了女儿,但是军须靡的匈奴妻子却生了泥靡王子。
不过军须靡还没等到儿子长大便撒手人寰,国家不能无长君,于是乌孙王位暂时交由军须靡堂弟翁归靡掌管。
(图三 毡毯残片,蒙古国诺彦乌拉匈奴贵族墓出土)
军须靡与翁归靡约定,等泥靡长大之后,就将王位交还给他。
而解忧公主,也遵从乌孙收继婚的习俗,嫁给了翁归靡,生下了长男元贵靡等3子2女。
好不容易才取得的乌孙王位,如果又交给侄子,那自己的儿子怎么办呢?翁归靡的心逐渐不安起来。
正巧此时匈奴与乌孙、大汉彻底撕破脸。趁此机会,以大汉为后盾,扶持自己亲儿子上位,便是翁归靡的计划。
所以也就有了上面,翁归靡为儿子求取大汉公主之事。
汉宣帝得到乌孙王的结亲要求之后,非常重视,“下公卿议”,掌管外交事务的大鸿胪萧望之对此忧心忡忡。
“乌孙离大汉实在太远,一旦发生变故根本无计可施,还是不要答应为好”。
萧望之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之前乌孙刚刚协助大破匈奴,汉宣帝对它颇有好感,于是答允和乌孙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