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作者老约翰,蓝色多瑙河交响乐名曲作者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5 03:00:19

/奥地利 哈布斯堡(图片来源网络)/

法国革命爆发后,欧洲的一些皇帝看到了民间的力量。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的眼睛自然也看到了市民阶层的威力。文化,不仅属于统治者,也应该属于大众。最后,在众多贵族的通融之下,皇帝终于在1814年批准成立“奥地利帝国音乐之友协会”。

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成立,到金色大厅的建设,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这期间有多少争取,有多少建议,只能留给历史学家去考寻了。

1857年,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下令拆除了旧时留下的城墙,并且命令在这条新建的环城大道上修建一系列文化设施,例如歌剧院,话剧院,博物馆等。

音乐之友协会的成员们看到了希望,认为终于可以有一座像样的音乐厅了。其实他们的期盼是有道理的。原来坐落在市中心的音乐厅建于1831年,虽然是维也纳第一所音乐厅,但是只能容纳700名观众,这对于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要求扩建的建议如雪片般飞向皇宫。还好,皇帝能够看到民间的建议,也能够吸纳这些建议。

蓝色多瑙河作者老约翰,蓝色多瑙河交响乐名曲作者(5)

/奥地利 维也纳 音乐大厅 外观(图片来源网络)/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皇帝批准把市中心卡尔广场上一片土地送给音乐之友协会。于是,人们请来了欧洲当时著名的建筑大师汉森,为这座音乐大厅进行设计。

汉森,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与同是建筑师的哥哥,同时于美术学院接受训练,二人均受教于赫特希。赫氏是将德国辛克尔新古典主义引入丹麦的人。汉森兄弟深受影响,都成为西方建筑史上重要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师。1835年,汉森自美术学院毕业,留在学院担任助教。1838年启程前往希腊,中途曾经过德国参访老师辛克尔的作品。

1846年,汉森接受奥地利建筑师范.佛洛斯特之邀前往维也纳共同执业,曾经设计了一些住宅与别墅,大多带有希腊及拜占庭之色彩。

他在设计奥地利国会大厦时,使他一举成名。正是因为这个因素,他接手设计金色音乐大厅。

在此之前,音乐仅在欧美国家的教堂及皇宫中演奏。后来,欧洲的一些国家建设一些小型室内音乐厅,直到汉森设计建筑了金色大厅以后,大型的音乐厅才开始诞生。

蓝色多瑙河作者老约翰,蓝色多瑙河交响乐名曲作者(6)

/维也纳 金色大厅 内部(图片来源网络)/

维也纳金色大厅宽20米,高17.5米,长35米。资料记载大厅容积1500立方米,座位1680位,站位500位,每席容积8.9立方米。满场中频混响时间2.1秒。金色大厅建成后,其优良的音质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美国的赛宾尚未研究提出混响时间的计算公式,即赛宾公式。而现今广为采用的厅堂混响计算艾润公式则是1930年才被研究提出的。

在建造金色大厅的时候,声学理论还不发达,那么汉森是如何将金色大厅的音质设计得如此完美的呢?是偶然的巧合,还是经验和直觉的判断?人们对此一直很感兴趣。但金色大厅技术负责人断然否认偶然说,他认为汉森的设计自有其道理。在历史长河中,古人对某些的问题的认识深度,不一定比今人差。现在对金色大厅的不断研究,就总结出了不少建设音乐厅的有用经验。

人们认为其高、宽组成近似于正方形的横截面,宽、长近似1比2,和适中的宽度都是音响空间的理想组合,有利于大量侧向反射声到达观众席,产生良好的空间感;女神像等装饰形成均匀的声场;砖墙上涂石膏灰泥,形成恰到好处的反射;较长的混响,不算大的空间,保证有足够的声能密度等等。这些都与现代理论相吻合

蓝色多瑙河作者老约翰,蓝色多瑙河交响乐名曲作者(7)

/金色大厅 顶部(图片来源网络)/

再看金色大厅的屋顶,有9个三角型大钢结构架,架在两边承重墙上,负荷着屋顶的重量,钢架上伸下根根钢筋,吊起云杉木料的天花。天花上面铺了砖块,天花的表面涂上了石膏灰泥,外表镀金,形成了一个略有弹性的大天花。整个天花上面的空间形成一个巨大的共鸣箱。这也是造就金色大厅优良音质的重要原因。这里不仅是欣赏音乐的绝妙场所,而且还是探讨声学理论的重要的研究对象。

在金色大厅的设计上,汉森留下了无限智慧和宝贵的财富,他为维也纳,也为这个世界设计了一座不朽的纪念性建筑。整个建筑可以说是建筑、雕刻与装饰的完美组合,他的设计泉源与灵感都是来自于古希腊。汉森认为,建筑不能恣意独断,必须要与雕刻与装饰密切结合,而希腊古典建筑正是最简洁而高贵的典范。

蓝色多瑙河作者老约翰,蓝色多瑙河交响乐名曲作者(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