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贫寒,15岁家里凑钱才够上一学期的预科班;他坚定不移,5年后凭优异成绩踏进大学校门;他相信唯有科学兴国,毅然出国成为国际遗传学大师摩尔根第一位中国弟子;他为中国生物学鞠躬尽瘁,在日军的炮弹下做教育,做研究……他是我国遗传学的奠基者之一陈桢。
1894年,陈桢出生于江苏省瓜州县,因为家境贫困,陈桢只念过几天的私塾,后来父亲又送他去上了两年小学。虽然在校学习的时间断断续续,但陈桢聪明刻苦,外语和数学都比其他的同学优秀许多。陈桢家乡瓜州是个毗邻长江小县城,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童年的陈桢对身边的鸟类鱼虫非常感兴趣,乐此不疲得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
1909年,父亲看着15岁的陈桢很想上学,也很有天赋,即便家庭困难,还是凑了一笔钱将他送到了南京汇文学院(南京金陵大学的前身)的预科班读了一个学期。虽然只有短短一学期的学习,但陈桢在学校里接触到了很多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让他明白观察世界,可以用更加科学的手段,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才能真正强大起来,中国的农业也必须依靠科技强大起来。
1914年,陈桢经过5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南京金陵大学农林科。1918年,陈桢获得农林科首届农学士的学位,留校担任育种学助教。随着育种工作的进行,陈桢意识到如果没有遗传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是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的。1919年,陈桢考上清华学校留美官费生,前往美国留学。
陈桢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康乃尔大学预科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的全部课程,他的老师正是国际著名的遗传学专家T.H.摩尔根(Morgan)。1922年,陈桢回到国内,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1929年,陈桢受聘为清华大学生物学系系主任。
(1929 年清华生物学会全体会员合影,前排左五陈桢)
1930年,清华大学生物学馆正式落成,生物学馆是清华大学最美丽的建筑,这里鸟语花香,花园中植物花卉供学生们研究观赏,池塘里的金鱼和平常公园里的金鱼没有什么不同,却是陈桢重点研究遗传学的对象。陈桢走上清华的讲台,他和其他的老师们不同。当时很多高校的新开设专业都是直接用英文教材,很多有海外留学经验的老师们都直接以英文授课。陈桢却坚持用中文教材,他认为一直以英语教授外文教材,会损伤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陈桢曾经在摩尔根的课堂上用过最先进的器材,和世界顶尖的生物学学者一同研究。清华当时的条件远远不及,他便四处奔走,到处筹集经费,为学生们购置学习所必须用到的设备、仪器以及书本。
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中学才刚刚开设生物课,有老师,却没有适合的教材。陈桢接下了这个活儿,放弃了休假,一直在搜集资料,为了激励更多热爱自然的少年投入到生物学的学习之中,《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学》就这样诞生了。
这本书从最浅显的生物学知识开始说起,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为了能让大部分零基础的孩子们能够轻松学习,他没有直接照搬国外的教材模式,而是以中国的资料为主题,以中国常见的动物为事例。另外,书中形象得描述了染色体、细胞分裂和孟德尔定律,这本教材20多年都是中国高中生的生物学必修教科书,如今我们在初中课堂上所学习的遗传学章节内容,也是以这本教科书为蓝本的。
陈桢幼年从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开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不是15岁那一年,他进入了文汇学院的预科班,他也许只能停留在"感兴趣"的层面上。所以他深知对于年轻人来说,一个带有启发性意义的教科书是多么重要。写下这本高级中学教科书,陈桢将少年时对生物学的热爱传递下去,后来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李璞、吴鹤龄等等,都曾经在少年时代读过这本教科书,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兴趣,转化成一生研究的目标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