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曾国藩1830年(道光十年)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
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唐鉴称赞:“有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涤生”是曾国藩的号,有浴火重生之意。出自秉钰写给曾国藩的一封信,原文为:比如点灯,灯油耗尽时,风就不会有可乘之机把火吹灭,你的懒怠的心也该像灯油一样被耗干才能不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干扰,最后望你荡涤旧时的耻辱,早日得以复生。
后来曾国藩给他自己的儿子讲人生智慧:
说我从来不跟别人比,因为一山还有一山高,比不完的。
我不停地跟自己比,所以取号:涤生,洗涤的涤,生命的生(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也就是说我只要比昨天的自己,前一刻的自己有所进步,哪怕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就这样曾国藩用最笨的办法,埋头向前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最后,结果抬头一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才是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