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形容什么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代表人物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5 14:36:53

魏晋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帅哥,根据《三国志》《晋书》中的统计,小编粗略地统计了魏晋时期的数十个英俊男子,而同一时期属于其他国家的男子也有很多。

在魏晋时期的众多美男子之中,韩寿及潘岳可谓个中表表者,但在中国史籍上却少有仔细描述他们的外表面容。

那么究竟魏晋的美男子长的怎样?作为魏晋时期被人们认可的美男子,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小编以下就《三国志》、《晋书》等相关的文字记录,窥探美男子具有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

外形的重要性是成为美男子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中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曾经出现很多著名的美男子,其中尤以潘岳最为世人熟悉。因其表字“安仁”,所以世人以“潘安”称呼他,后世更以“潘安”代称美男子。

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形容什么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代表人物(1)

然而,魏晋美男子的外形身高如何?史书上对潘岳的外貌的描述,《晋书》仅云:“岳美姿仪”,只有寥寥数字形容他,没有身高之记录,更加没有样貌的详细描述。若非异常高大或矮小,史书多不记录。

历代史家甚少就男子的高度评定美丑,文学家则以“气宇轩昂”形容男子气度不凡。“气宇轩昂”暗示男性精神饱满、身段挺拔,非垂头丧气之貌。此四字词尤见于宋朝以后的文学作品里,专门形容美男子。

谢安曾告诫约束其子侄说:“子弟何以要参与人事,又想他们变得优秀?”众子弟没有人回答。谢玄答:“这就芝草兰花玉树,总想它们生于自己的庭院台阶。”

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形容什么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代表人物(2)

刘义庆《世说新语》亦有相近的记载,后世因此以“芝兰玉树”喻优秀子弟,以“玉树”称赏俊美出色的子弟。“玉树”,将男性之美比喻为玉,“临风”,即迎风或当风之意,“玉树临风”四字正好描述男子高大挺拔的身形,迎风而立。然而,美男子之身高一直未有确实之数字。

古人对高大的外形有崇敬之心,《说文解字》解析“美”字乃“从羊从大”。现代学者认为由文字可见中国古时已有以羊大为美——以大为美的审美观点,表达了对高大的外形有崇敬之心。

史家似乎特别喜好记录身形高大的男子,如《三国志》:“(赵)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东汉时期,一尺等同今之 23.75 厘米,汉末三国及晋朝,一尺则等于今之 24.2 厘米,故此,赵云身高等同今之 1.94 米。

《晋书》亦好记录男子之高大,如记载以孝义闻名的文士王裒云:“王裒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以晋代一尺等于今之 24.2 厘米计算,八尺四寸即今之 2.03 米,可见王裒身形高大魁梧,容貌独特不凡。高大的外形,殊异的外貌,配以高尚的情操,令王裒百世流芳。然而,王裒是否美男子则不可得知,史书云其容貌奇特而已。

大凡美男子,最好能予人高大威猛、风姿秀美之感,如裴楷之玉树临风。《晋书》云:(裴楷)容仪俊爽……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形容什么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代表人物(3)

史家以“玉”形容裴楷,表示其俊美如玉;以“山”摹状裴楷,暗指其高大英伟,暗合以“大”为美之审美标准。高大的男子确予人一种轩昂挺拔、雄伟傲岸之感,故魁梧之身,似乎成为魏晋美男子的审美标准之一。

那么,男性怎样才算高大?在魏晋时代,七尺八寸已算是高大的身段。在现代的社会,此高度对中国男子而言亦算高大。在众多现代公认的俊美男子之中,据闻影星刘德华的身高是 1.74 米,而黄晓明则是 1.8 米。

现代的影视红星里,长得俊俏而身型矮小的大有人在,为了让自己看起来高大一点,会订制及穿着鞋跟较高的鞋屣。由此观之,现代男性对高度确实颇重视。

五官精美和风度仪表的重要性

古代美女以白为美,美男子亦然,以白皮肤为美。魏晋美男子的条件,亦以皮肤白光滑,予人洁白光明之感为上乘。

此以白为美的审美观,早在先秦时代已形成。庄子所论的藐姑射神人,绰约美丽,具冰肌雪肤,亦成为千古以来对美人的审视标准。有译者视庄子所描写的神人为男子,不论庄子所述的神人是男是女,其审美标准皆是冰雪肌肤,即俊男美女,在古代皆以白为美。

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形容什么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代表人物(4)

男子以白为美,早见于汉代。汉哀帝在宫殿看中美男子董贤,皆因他美丽白。董贤因皮肤白,故得汉哀帝的注目,继而获得宠幸,出现断袖之癖的故事:“尝昼寝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汉哀帝宁可割断衣袖,也不想惊醒董贤。董贤的妻子因他受宠而得迁入宫殿,其妹获封昭仪,位号仅次于皇后。

以白为美,从先秦开始一直至两汉亦不衰。晋代男子亦以拥有白的皮肤为美,如:王衍(三世纪)、裴楷、潘岳、夏侯湛等皆以白肤色闻名,仿如无瑕之洁白美玉。《世说新语》曾记录美男子王衍的白净,指出容貌俊俏的他,双手与白玉柄尘尾色泽相同。王夷甫(王衍)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裴楷有俊美的容仪,不论穿冠服或粗服乱头,外表皆好看,故当时人以“玉人”称之。裴楷之美,不论衣饰如何粗糙,有没有戴冠帽,头髻如何凌乱未整,同样俊俏好看。他俊俏如玉,“光影照人”。究竟“光影照人”是指怎样的肤色?明显是指雪白得明亮照人的肤色。

《晋书》记载:(夏侯湛)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潘岳、夏侯湛皆有俊美容貌,喜欢同行,时人称他们做“连璧”“璧玉”一般指乳白色的玉,非青绿色的翡翠。以“璧玉”形容美男子,意谓他们给人洁白光亮的感觉。潘岳与夏侯湛拥有白净而光滑的肤色,予人白璧无瑕的感觉。

男性的美除了外形的吸引,亦源于举手投足的风度仪表。然而,有学者认为此句是对王羲之的书法而言,非论其外表。为此,不可以此两句作为对美男子的审美要求。

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形容什么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代表人物(5)

美男子能吸引万千妇女,受文士敬重,风度仪表是其源由之一,亦是构成俊美的要素。

后世文人评论美男子仪表,会用“潇洒不凡”(不受世俗礼教拘束的气质)、“风流倜傥”(洒脱放逸的气质)、“器宇轩昂”(雄纠纠而自信的特质)、“风度翩翩”(优雅有礼的举止)、“温文尔雅”((斯文而谈吐雅正)等等词语,显示文人保持的审美标准。

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形容什么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代表人物(6)

不可不提的是流露于外的仪表风度,是由内在修养及品德培育出来的,然而,士子要有潇洒不凡的气质,必须拥有不同凡响的哲学思想观念。而超脱的哲学思想观念,除了天生异禀的少数人外,大多由饱读诗书典籍而来。

结语

虽然身高和外形是不可改变的,但内在确是可以后天养成的,男性若要有雄赳赳的自信,一般会有异于常人的能耐,如学识或才华。士子若要有风度翩翩的优雅举止,必须有学识修养,而学识修养是由书籍烘培出来的。至于温文尔雅的谈吐,不论男女,也是因为久浸于诗书史籍之中,用字遣词才可斯文雅正。

故此,男性仪表风度的吸引,最终或归结于人的知识深浅丰薄。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晋书》

《世说新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