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再看词的下阙
“乐游园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词的下阙说的是,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远去的人音信已断,只有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一眼望去却只见夕阳中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乐游园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两个七字长句,描绘了这样的一种情境:
每逢重阳,登乐游原以观赏。在这清秋素节里,空闺中的思妇更加期盼丈夫归来。身在高原,举目远望,虽有那咸阳古道,直抵长安,却音信已绝。
词写到这里,一个“绝”字,道出了主人公无尽的凄苦与悲凉。
想那夜夜月光,总是梦断,年年柳色,唯有伤别。今日登原,再次验证此“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三字短句 四字短句 四字短句,描绘了这样的一种情境:
思念的夫婿,曾过灞桥而东去,也曾经经咸阳而西行。
如今,古道尘埃不起,夫婿音讯全无。
映入她眼帘的,只有这西风残照下的汉家陵阙。
思妇四季伤怀的情愫,征人四方羁旅的踪迹,李白只用了这区区46字,便勾勒无遗。
良人不归,汉陵常在。
此情此景,何其苍凉,何其悲悼!
3、全词意境总结
全词虽只有四十六字,却多处对举成文,相映互衬。
词的上阙主写春愁,下阙则主写秋怨。
写春愁,场景在明月高楼、闺阁之内;
写秋怨,场景在夕阳高原、苑囿之外:
日盼与夜想,坐思与伫望,封闭的狭小天地与开放的广袤空间。
这是一重对照。
说“灞桥柳色,年年伤别”,是暗写分别之际折柳赠行的离别之痛;
说“咸阳古道,音尘断绝”,是明写分别之后登高企盼思念之苦:
又是一重对照。
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场景的转移,多侧面、多视角地写出了秦娥对亲人悠悠不尽的思念。
二、词的音韵《忆秦娥》虽然只是一曲四十六字的小令,却能独冠词史,成为千古绝唱,不仅因其意境之妙,也在于其音韵之美。
这首词之所以朗朗上口,除了因为押韵的缘故,还源于其独有的韵律。
特别是,在它的上下阙中,都会重叠短句一韵。
“秦楼月”、“音尘绝”,两处既是重音之处,又是情至高潮。
在这里,词意与音韵相通,真情与真景交融,共同铸就了千古之绝唱!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一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
结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几千年来,古今文人对李白的这首《忆秦娥》评价极高:
周汝昌:立一向之西风,沐满川之落照,而入我目者,独有汉家陵阙,苍苍莽莽,巍然而在。当此之际,乃觉凝时空于一点,混悲欢于百端,由秦娥一人一时之情,骤然升华而为吾国千秋万古之心。盖自秦汉以逮隋唐,山河缔造,此地之崇陵,已非复帝王个人之葬所,乃民族全体之碑记也。
王国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忆秦娥》,上阙婉丽,下阙悲旷,以伤心怀古之法将闺阁离愁与家国情怀并举,充满了悲情和命运感,和李白另一首《菩萨蛮》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作者简介:翻滚吧小七,情感美文领域创作者,热爱写作,专注成长,解读情感,愿与你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