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个网络名词,叫“开卦”,原意是指外挂服务器,后引申为更精彩的生活。现在我们说的“开卦”,就是一画开天、伏羲画卦:一是说我们的先祖将处于浑沌状态的宇宙一分为二、开天辟地,分出阴阳;二是说伏羲从乾卦下面第一画开始画出,乾为天,所说是一画开天。
今天讨论的“开卦”也是从这两方面解释。“开天辟地”原是指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这里是指我们的先民将宇宙(多指地球本身)理解为“浑沌”,为太极,先民按照日出日落的规律,认为我们所处世界一半是天、一半是地。而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时的景象,正好像是一条直线切出了天与地。
所以,伏羲上观天象、下察地理,再与四时结合,就开始画出乾卦的第一画,为阳爻。再根据太阳降落后藏于地下、阳藏于阴的认知,将阳爻从中间断开,形成坤卦的第一根阴爻。伏羲按太阳升降的规律,将早上阳出于地的状态画成少阳,中午太阳高悬为老阳,下午阳气开始往地下降落为少阴,晚上为老阴。于是,就有天地阴阳两仪,生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再将阳、阴两根爻分别与四象结合,生成八卦,分别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太极代表宇宙,阳和阴代表天与地,四象代表春夏秋冬四时,八卦则代表八方。伏羲的八卦与八方的顺序被称为先天八卦,乾、坤、离、坎为南、北、东、西,兑、震、巽、艮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就有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理论体系。
古人再依据天象与四时,结合八卦,融合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时,形成了一套用于描述天地变化、万物生长规律的完整符号体系。比如,冬至与立春之时处于艮卦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为“一阳生”。所以后面神农氏演卦是以复卦的艮卦为第一卦,称为“连山易”。之后又被黄帝简化为以坤卦为第一卦的“归藏易”,意为万物冬天闭藏,阳气动于地中,冬至之后阳气升发于地,阴阳交感,化育万物。